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回顾     编导手记     栏目简介         



《鹰击长空》编导手记


  孩提时就对天上能飞的东西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记事时就常用纸叠成各种各样的飞机来满足能飞上天空的好奇心,偶尔看到天上飞的飞机,那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入中年后发现世界上有飞机已100年了,而幸运的是自己能有机会做《鹰击长空》这样又刺激又让人激动的题材。

  在翻看了一本本资料之后,发现原来我们祖先是那样的聪明,在2000多年就有了各种各样能飞向蓝天的设想和飞行器,就连现在孩子们手中常玩的“竹蜻蜓”就是最早形成直升飞机的雏形。我国最早的飞机设计专家在1909年9月21日就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正应了我国那句老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个具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古国,经历了半殖民半封建承受了无数次创伤的国家和民族,在新中国成立4年后就将由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一架初级教练机送上蓝天,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也兴奋地写下这样的词句:“7月26日报告阅悉: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十八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这个“开端”至今,我国的军用飞机制造设计已经达到了全球军用飞机的第三代的水平。

  飞机总设计师徐舜寿在爱国热心驱使下从国外回到国内担任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任,在他主持下,在一年零九个月时间里就成功地制造出喷气式教练机,时间是1958年7月26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才不到8年,当我来到西安阎良看到这位总设计师的青铜塑像时,才知道了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所受到的苦难。对一个飞机设计专家来说,51岁是多么吸引人的年龄啊,而他在这个黄金年龄就离开了我们。

  也正是那段时间,我国飞机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航空人还是顶着逆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将一架具有全天候的高效强击机——强5,送上了蓝天,它的设计者叫陆孝彭。当我第一看到陆孝彭的照片时发现,他是一个具有刚毅、倔强的男子。正是他那倔强劲儿使他在最后只有14个人的困难情况下,坚持研制,查图像资料,当我看到14位带着大草帽、穿着破背心的设计人员硬是在1965年6月4日将强5飞上蓝天并完成全部的试飞科目的黑白影像资料时,有一种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心情油然而生,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那个动乱的年代没有接受到什么知识,只记得口号标语。哪知道什么制造飞机。可就是那个年代,航空人一改仿制的老路,14年如一日地研制出多方面超出当时制造标准的歼击机——歼8,它的设计师是顾诵芬院士。好像飞机设计师都很倔(就像他们设计出来的飞机),好话说尽了也不接受采访。他们的眼中只有飞机,丝毫没有上镜头或者表现的欲望,似乎与这个以吸引眼球为荣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就是真实的他们。

  飞豹,一架很好的歼击轰炸机,外形凶悍,能载重7.5吨(相当于拉4吨货物的一辆卡车)飞向蓝天并进行空中格斗。

  看到我国航空技术是那样先进,飞机设计得那么漂亮,真想让观众看一看新中国研制的各种很先进的军用飞机。可是如影随形的“保密”措施却让自己这一路采访的那种兴奋劲儿一下子就没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南昌,也诞生了先进的强5系列著名飞机,同时也诞生了出口型飞机k8(k8已成批生产),当刚刚见到它的总设计师石屏时,这位慈祥的老人就开始热情地给我讲解他设计的飞机,可惜只听懂了一少半。

  他每天都打太极拳,我不知道太极和飞机的关系,可是看到他每天都将老伴遗像上的灰尘轻轻擦拭掉时,我开始悟出这些飞机设计师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也许他们在像对待爱情一般对待他们所设计出来的飞机,他们用尽毕生的心血与飞机厮守在一起,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自己的爱人。

  可惜节目中没有足够的空间表达这样的情感。因为我们的节目只有五分钟。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