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大山深处110》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很吸引人。为什么呢?我想近年来在播出的电视剧作品中,以警察为题材的电视剧有成“灾”之势,而且这些电视剧描写的大多是都市中的警察形象,观众早已熟悉。大概是这个原因吧,观众的欣赏“口味”有点腻了,而《大山深处110》,却像一阵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使我精神为之一振。
我渴望看到,在那层峦叠嶂的大山中,在那密林深处的溪水畔,在那炊烟袅袅的农舍里,在那苞米地旁的土埂上,农村基层派出所的警察是个什么样子?
我渴望看到他们是如何与农民朝夕相处的,他们是如何解决农村家长里短的,他们是如何生活在那小镇派出所里的,他们是如何保护那大山中一方水土安宁的。
正是有了这种渴望,才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我要将这种冲动带入到拍摄中去,把镜头对准大山深处的小镇派出所,把生活在那里的农村警察独特形象展现给观众,把大山深处那浓郁的、独特的生活气息展现给观众。让广大观众看到农村基层派出所,那些普普通通的警察,敬岗、敬业、可亲、可爱、可敬的艺术形象,颂扬他们为了农村的利益,将个人利益和安危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让观众感受到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美感。
二、造型
1、《大山深处110》的故事叙事的空间是在大山深处,本剧场景转换、季节的转换、艺术气氛的渲染都要以各种形态,光影变化下的大山为支点。
2、本剧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所以各场景的选择应突出一种新的农村面貌,避免单纯的追求那所谓的“旧”、“暗”、“脏”的所谓“美”。
3、本剧人物造型要求真实,它包括男女角色的服饰、化妆、道具的设计要符合东北山区的生活,不能有大都市的“白领”感觉。
4、本剧注重展现东北山区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要求生活形态的动作的设计,都应挖掘观众。可见得的,好看的,有特色的造型来拍摄。
三、镜头
1、为了突出“大山深处”的造型,镜头应充分展示大山的“大”字,有的场景应在山顶俯拍,背景应以群山为背景。
2、人物脸部的光影根据剧情的要求,该反差大的时候就一定要反差出来,如第一集“解救人质”这场戏。
3、本剧场景转换多,事件多,要求镜头以切为主,即便是有升、降、移的运动,也要强调“速度”不能不顾剧情,而单纯追求镜头的“美感”,所以要注意镜头运动的节奏、韵律,要张驰有致。某些段落,可在后期制作时采用“升格”来表现瞬间的激烈动作,让观众领会到角色的神勇风彩。
4、由于很多戏在农家展开,考虑到农舍屋内的空间小,照明可考虑多用灯光反打反光板,对拍摄主体进行各个角度的照明、后景光线注意用光打出阳光的光影来,以增加空间光的层次感。
四、角色
本剧重点刻化平安镇派出所所长郝春明,警员宋保田,陶大成的艺术形象,这三个人首先是普通的警察,而且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警察,希望演员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塑造不同的性格,这一点,我将同演员做单独的沟通,这里不再多述,只提几点提示:郝春明充满了青春和活力、机智、勇敢、感情用事;宋保田憨厚、朴实、土中透着一种幽默;陶大成愣头青、直率、强壮、常犯点错误,后来成熟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