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年人复杂的情感生活,是这几年来国内影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虽然这个题材并不如武侠剧、清宫剧、公安剧那样炙手可热,但是不时都有几部反映这个题材的优秀影视剧作呈现在观众面前,如《来来往往》、《牵手》、《一声叹息》等。这些影视剧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对中年人情感生活的冲击以及引发的各种矛盾,由于现实性强,这些影视剧作都引发了观众特别是中年观众的探讨和思考。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时间播出的《不惑之年》,也是一部表现中年人情感世界的电视剧,但是却没能像《来来往往》、《牵手》那样引起观众们的广泛关注,在各收视排行榜中难觅踪迹。《不惑之年》描写了一群有文化的中年人在情感诱惑面前如何走出困惑,最终达到“不惑”的故事。尽管不愠不热,应该承认《不惑之年》的制作相当见功力,这从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水平、剧中一些如诗如画的场景、片头深情的朗诵……都可以略见一斑。
同《来来往往》、《牵手》、《一声叹息》相比而言,《不惑之年》不局限在一个家庭,而将范围扩大到了彼此相关联的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的中年夫妻产生情感波澜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最为关键的解决情感纠葛的方式和结局上,《不惑之年》仍旧难以突破和超越。
在《不惑之年》中,经过一番磨难之后,三个面临破碎和已经破碎的家庭和好如初:刘树生的回归,更多是因为妻子的无私奉献和妻子与女儿的泪水;夏雨虹回到家庭,除了刘树生的回归,还有她对关连联更多更深的了解和理解;而郝立新和林一兵破镜重圆,全靠孙小妍最终的离去。这样的结局人为的痕迹过重:关连联与夏雨虹感情的转折是倪翠萍有病住院;为了郝立新和林一兵破镜重圆,不惜将孙小妍描写成一个幼稚的、胸无大计的女人,如果孙小妍如林一兵一样精明能干,结果会是这样吗?
脱离了这些人为巧合的结局与《牵手》、《一声叹息》的结局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在《来来往往》中,编导们突破池莉原著的框架,为主人公康伟业设计了多个不同结局,令观众选择,从而深化全剧的主题,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空间。在那些不同的结局中,就包括了《不惑之年》的结局。
像《不惑之年》这样人为痕迹过重的大团圆式的结局除了迎合善良观众的心理需求外,哪里谈得上超越和深刻。所以观众对《不惑之年》的冷谈也情有可原,因为观众们期待有更深刻的、更贴近现实的反映中年人情感生活的影视剧,只有超越和深刻,反映中年人情感生活的影视剧才能重获新生。(作者:福建师大附中 陈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