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栏目空间     栏目介绍     最佳推荐         



废旧电池 何时回家(4):源头责任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开始听到这样的声音:电池的利润让电池厂拿走了,电池造成的污染电池厂是不是也该承担责任呢?电池厂能为废旧电池回家做点什么呢?

  1912年,在电池诞生100年后,第一家电池厂落户中国上海。

  20世纪前半叶,世界范围内战争接连不断,对干电池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在中国抗战时期,日占区、国统区和解放区都建有自己的电池厂。仅在上海,电池企业最多时达60余家。

  同期:

  老工人:那时生产电池用手工拌料,用锤子砸着成型,在夹壁墙里生产。

  (1940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

  解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电池行业几起几落。1982年,全国电池总量达到38.43亿只,首次超过了美国当年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电池的民用领域50年代主要是电筒照明,70年代以半导体收音机为主;80年代是各类小家电,发展到90年代,电池又走进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绿色汽车等崭新领域。

  巨大的市场需求,准入门槛又不高,投资商蜂拥而入。造成了电池行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

  字幕:

  2000年,中国电池生产企业1400多家,有一定规模加入原电池工业协会的只有196家。

  电池总产量170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3。

  同期:

  记 者:上电池厂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王敬忠:只要有厂地、有资金当地的工商部门就会给它注册。

  记 者:电池企业缴纳的税种与其他企业会有什么不同吗?

  税务干部:电池企业没有与其它企业不同的税种。

  解说:

  于是,九十年代开始,电池企业就如柳絮一样,转眼之间就遍地开花。

  同期:

  今天赚钱它就生产,明天不赚钱它就倒闭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这样的小厂特别多。仅上海大大小小的电池厂就有100多家。

  (中国原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 王敬忠)

  字幕:

  山东威海格瑞电池有限公司 诺大厂房空无一人

  记 者:怎么没人呢

  留守人员:停产多日了

  记 者:为什么停产呢?

  留守人员:市场竟争激烈

  记 者:已经生产产品了吗?

  留守人员:生产了几万只电池。

  字幕:

  上海宝亮电池有限公司 停产多日

  记者;什么时候停产的?

  工人:几个月前。

  记者:生产了多少产品?

  工人:几十万只干电池,他们的设备一部分还在仓库里,一部分卖了出去。

  解说

  目前这家有名无实的企业厂房,已经被这家还没有来得及挂牌的生产电池的企业所租用。

  记者:怎么拿钱哪?

  工人:干一天算一天。

  记者:有场地、有资金就可以上马你们这个小厂吗?

  工人:差不多吧,我不太清楚。

  解说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前身是中国轻工业部日化处的一个科。只有一两个人的机构,曾经负责着全国电池行业的审批立项,物资调配,决定着电池行业的生产、销售格局。如今,市场经济了,一两个人的科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行业协会,它的职能只是指导消费,让市场引导企业自行进行结构调整。

  2001年九月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在山东威海市召开电池产品定货会。借这个机会,我们对威海市的电池厂进行了一次调查。

  记 者:是威海市工商局的企业科吗?请问你们这里有几家注册的电池厂?

  工作人员:我们这里没有一家电池厂注册。

  解说:我们又来到了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

  记 者:在你们这儿注册的电池企业有多少家?

  工作人员:一共有五家。

  解说:

  在威海市国家税务局,我们只看到了一家叫祥光蓄电池修理部的,每月缴纳了80元的增值税。而威海格瑞电池有限公司已经几个月没有一分钱的纳税额了。

  同期:

  这些小厂大多是假冒别人的品牌,是检查的漏洞。因为无人知道有这些小厂的存在,所以对这些小厂,也无人检验他们的产品。

  (中国干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 王敬忠 )

  解说:

  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小厂,产品通常不经过任何检验就直接投放到了市场上,有谁来对它们进行质量监督呢?

  同期:

  国家目前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只每年抽检一次,所以,现在市场上的电池有三种假冒伪劣的情况;

  1.假冒无汞 2.以次充好 3.偷工减料

  (中国轻工业部化学电源研究所所长 王金良)

  解说:

  所以,目前在许多知名电池企业中,只要你留心,就会找到打假队这一个特殊的机构。

  同期:

  白象产品是国家名牌产品,现在市场上有一个白象产品就有一个假冒的白象品牌的存在。

  前一段,我们在浦东,端掉了一个假冒的电池厂,他们生产的电池数量是6000万,相当于我们一年的产量。

  (上海白象天鹅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 钟延国)

  解说: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就开始出现生产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碱性无汞锌锰电池等新型环保电池的厂家。此后又陆续有许多知名企业新上马了绿色无汞电池。然而即使如此,有能力生产环保电池的厂家至今不过占整个电池企业的15%。

  同期:

  这些小厂的存在,使更多的想环保,进行新产品开发,投入较大的电池厂,产品利润率也很低,也不赚钱,所以也没有钱再上废旧电池的处理厂。

  (河北衡水电池集团董事长 崔存乾)

  2000年,上海白象天鹅电池有限公司与东方连锁书报亭联手,以每节优惠2毛钱的价格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效果怎样呢?这是记者在上海街头拍到的场景。

  当我们拍摄时,摊主摆上了回收箱;五分钟不到,记者还没有走开,回收箱便不见了。

  白象企业的做法曾得到舆论的赞赏。但是,白象回收的这些废旧电池也并没有得到再利用,成为自己工厂再生产的原料,而是同企业的废品一道,交由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公司进行处理。为此,白象企业每吨还要缴纳3000元的处置费。

  由电池企业出面进行废旧电池回收,再处理,既没有充分的强制政策,也没有利益驱动,显然,白象企业的这种做法是赔本赚吆喝,不可能成为整个废旧电池电池回收处理的根本出路。

  那么,电池生产企业如何为废旧电池回家承担一定的责任呢?征收环境税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政府向电池企业征收环境税,用这笔钱建设废旧电池回收网络,补贴废旧电池处理厂。

  记者:(现场)缴纳环境税,会使电池的成本增加,这个成本将通过市场向终端消费者层层转移,使消费者自觉减少对电池的消费。但是在中国,征收环境税不仅不能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反而成了守法纳税企业的沉重负担。这是为什么呢?

  同期:

  目前的电池企业不能再增加税,一加税,电池企业就将全军覆灭。因为现在的电池企业大多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状态。

  (王敬忠)

  除了纳税,电池企业至少在电池无害化和减量化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然而现状同样不让人乐观。

  同期:

  生产假冒伪劣的电池的设备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十几万就可以生产,而生产高档次的电池产品,却需要几千万、上百万美元的设备技术投资。

  (河北干电池检验站高级工程师 张虎)

  解说:

  针对这一现状,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从事电池行业的资深人士崔存乾建议:全面提高电池行业的生产标准。提高电池产品的现有生产标准,用技术的手段淘汰技术水平低,大量生产质次价低电池的小的电池厂。为此,崔存乾曾经作过专门论证,认为如果提高电池标准的30%,就将减少41亿只电池的产量,挤垮数百个小厂,为电池行业重新洗牌。而减少41亿只电池的产量,丝毫不影响消费。

  同期:

  而现在的假冒伪劣的电池,大多用糊式电池假冒纸板电池,用高汞电池假冒低汞电池,电池里的填充物只放一半,顾客使用时,几分钟就没电了。虽然二氧化锰的填充物不满,使用的时间非常短,但是耗费的其它原材料是一样的。现在的标准提高30%,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解说:

  这里崔存乾还只计算了提高电池30%的生产标准,节约的原材料价值是68641万元,这还不包括如果再回收利用这41亿多只电池节约的费用。

  而对于崔存乾提出的提高电池的生产标准的提案,电池工业协会的秘书长王敬忠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目前,假冒伪劣的电池充斥中国市场,那些小厂仿冒的是别人的商标,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这一标准只能限制那些生产自己产品的电池厂,而假冒别人产品的电池厂,还是会逍遥法外。

  记者:(现场)

  柳絮般遍地开花的小厂,如同电池行业肌体上的肿瘤,不断地恶性繁殖,侵蚀着健康的肌体,扰乱了电池市场的秩序。使得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变得十分复杂。

  打假,在中国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假冒的产品不论是对消费者的损害,对知识产权的侵害,还是对环境的伤害,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论是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更好地帮助废旧电池回家,都需要国家决不手软的打假力度。

  同期

  见一个,杀一个。罚他个倾家荡产。甚至坐牢。

  解说:

  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已经顺利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昂首走进WTO的中国企业,特别是电池企业,由于原料、场地、劳动力价格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因素,在国际市场上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针对中国电池企业的生产现状,环境学博士黄晓忠提出了忠告。

  同期:

  在其它方面无法与你竞争的国外的电池企业,最后一定会找出国际上的有关法律来打环保牌,抑制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环保。

  (德国蒙特利尔大学博士 黄晓忠)

  主持人:

  在河北省干电池检验研究所,张虎工程师为我们算了一笔帐:花3毛钱买一节伪劣电池,用3分钟就没电了;花3元钱买一节无汞电池,可以连续使用10个小时以上。表面上看,伪劣电池价钱便宜,但实际上,吃亏的还是消费者。所以,为了支持我们的环境,应该使用无汞电池,而这也正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所在。

  在废旧电池还没有找到归宿的时候,我们应该将自己用过的废旧电池收好,放在一个干燥、阴凉、平稳的地方,等待着废旧电池最终解决办法的出现。这是目前每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普通人最可行的做法。

  好,明天请继续关注《废旧电池 何时回家》的第五集借鉴出路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