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栏目空间     编创人员     最佳推荐         



飘逝的柳林 


  甘肃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从中国地图上看,民勤凸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之间,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之间的一片绿洲,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阻挡了中国第三、第四两大沙漠的合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1995年至2000年共出现强沙尘暴13次。2000年春季,甘肃连续6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有的地区出现10级大风和强沙暴天气,在这种生态安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做为三面环沙的甘肃民勤绿洲,能否继续存在下去,就成了人们深切关注的焦点。

  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是民勤绿洲生存的根本,而今石羊河水流量越来越少。据甘肃省水文局水文资料、石羊河水系水径流1956年到1999年平均径流量为16亿立方米,40年内基本没有变化。

  而据民勤县水利局统计资料,50年代流入民勤的石羊河流量为每年5.7亿立方米,石羊河以每10年近1亿立方米的速度减少,2000年已减少到每年1.1亿立方米,除去渗漏,实际使用的水量只有8000每年万立方米。

  造成民勤水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无限制的开荒拓地、建库蓄水,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泉水干涸。据统计,50年代至2000年的50年内,上游共修建大小水库21座,仅武威境内就达15座。

  水源的急剧减少,造成民勤绿洲向沙漠化发展。仅60年代以来,民勤的撂荒面积已超过40万亩。尤其柳林湖区情况更为严重。近十年间,已有多个生产合作社会体迁徙外地,仅中渠一乡就有3000多人流落他乡。

  由于地面径流的减少,民勤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开始采挖地下水,1970年――2000年,共打机井11000余眼,民勤地下水每年超采4.8亿立方米,使地下水位下降10――30米。

  缺少水源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原来封育良好的500万亩柴湾退缩枯萎,丧失固沙作用;80万亩沙枣林枯死,500万亩湿生草甸变成盐渍荒滩。

  国家支持的“引黄济民”工程客观上为民勤增加了8000万立方米的水量,但是由于水费太高(县政府补助后,每立方米0.36元),农民无力承担,每亩浇水400立方米,一亩地就要100多元,许多农民宁可弃耕,也不愿借贷浇水,甚至有些村社集体拒浇,造成生产上的恶性循环。每年民勤县政府要搭上一百多万的水费,由于农民用不起,所以,引到水库里的水有一部份被蒸发掉了。

  由于水源的紧张,造成土地弃耕,土地弃耕造成荒漠化,现在巴丹吉林沙漠东沿,每年以20米的速度向民勤推进,有个叫制产村的地方就因一场沙尘暴刮过去,全部被埋掉了,民勤的生态环境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状态当中。

  民勤不保,与其相连的金昌、武威将会只接面对风沙的挑战,两大沙漠将会合拢,从而截断河西走廊,同时,对大气环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