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栏目空间     栏目介绍     最佳推荐         



《梦在前方》采访手记


  ■斯琴

  唐臣,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让我有了一次在大漠里采访的体验。他是“母亲河奖”中唯一的农民。

  记得当时我们乘坐的是当地林业局特意给我们安排的车,说是这种车才适合在大漠里行驶,可是中途我们还是几次下来推车。我真的难以想象唐臣一家人是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近20年。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眼前的一片绿色告诉我们唐臣的西梁山到了。在城市中看惯了绿色并不觉得怎样,可是当你身处沙漠,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绿洲,它是那样的扎眼,那样的让你觉得弥足珍贵。

  唐臣一家人,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赶紧杀鸡,款待我们。也许这对他们一家人来说是最奢侈的、最高的待遇。这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到来给寂静的西梁山,给寂寞的一家人带来了欢乐的气氛。

  我问唐臣为什么来到西梁山,而不是到别的山去治沙,他告诉我,西梁山处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克尔沁沙地交汇的地方,这两个沙地正处于握手之势,原来唐臣是选择了一个最难治的地方,而且西梁山又在希拉木沦河的南岸。西拉木沦河全长130多公里,它养育了克什克腾旗近二分之一的人口,原来在它的两岸有肥沃的良田、草地,后来河两岸出现了连绵起伏、随风滚动的沙丘。就这样唐臣选择了这里,一开始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这一试就是20年。

  在这二十年中,唐臣的老母亲为了帮着他看山护林,让一棵黄柳拌倒,摔成半身不遂,卧床三年,最后撒手人寰;一场大火把他全部、的家当烧光了,儿子的婚事也因此告吹,为这老伴求他下山,最后是儿子坚决要留下来,就是打光棍也要留下,儿子的举动是唐臣没有想到的,这更坚定了唐臣治沙的信心。

  唐臣的治沙经历是感人的,这些可以通过他的讲述来表现,可是对于拍摄来讲,我们更多的是要抓拍它现在的情况,让我没想到的是电的问题,只要不刮风那个小风车就不转,不转就不能发电,这可愁坏了我们,没电怎么给电池充电呢,当时我想到了很多困难会发生,就是没想到这点。

  没办法,唐臣的儿子就骑着马下山去给我们充电。这让我深深地感到沙漠里生活的艰辛。

  为了保证我们拍摄,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用他们车上的电瓶给电池充电,这让我深深地感动。

  沙漠里生活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吃水,他们每隔三、四天就要到山下用驴车去拉水,一次要三、四个小时。因为这,在他们家住的七、八天的时间里,我没有洗头,就是洗脸也是省着用水。而唐臣一家人对水的珍惜更让我们吃惊,一盆洗脸水要全家人洗,无论是多脏的衣服,还是多少件衣服,几乎也是用一盆水,而这些用过的水还要喂鸡、喂鸭、喂猪,一开始我把用过的水泼到院子中,后来我为我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

  虽然这些生活琐事没有编到我的节目中,但是恰恰是这些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次沙漠采访的经历是我采访经历中最艰苦的一次,也是最令我难忘的一次。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