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用笑容催开笑容 (7月13日)


  2002年夏季的一天,重庆中山医院手术室里,一个叫细小雨的女孩,正在进行紧张的眼睑手术。该市某处的一户民宅中,一个叫张鲁的截瘫汉子,坐在轮椅上,满怀企盼地等待着细小雨的手术结果;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的北京,另一个年龄稍大一点叫曦曦的女孩,眺望着蓝天白云,默默地为远方的细小雨祈祷。这是一个截瘫汉子和两个小女孩之间的故事,故事看起来充满了偶然,其实都是人间的必然。

  一、走出心牢 笑容爬上脸庞

  1987年3月11日早晨六点多钟,35岁的张鲁,在晨练时被汽车从背后撞倒。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像一片羽毛在空中轻盈地飘荡……数月后的初夏里,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重庆江津的双峰村外,一个姓谢的老汉捡到一个女婴,按当时情景,指天为她取名细小雨。这年,重庆城里的女孩曦曦刚满3岁,生活得无忧无虑。孰料,多年之后,本互不相关的三个人的命运,竟会被连在一起。

  那年的车祸,是张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时他绝没想到他的后半生,会像他笔下的作品一样富于戏剧性。那时的他是重庆电视台最年轻的编剧、“青年创作室”的主创人员,由他创作或改编的电视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南行记》等片曾轰动一时。而意外的车祸,使他从辉煌成功的云彩中,坠落至灰暗人生的尘埃里。

  当他醒来时,已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35岁正处在人生风华正茂黄金时期的他,被拦腰撞断脊椎——从此截瘫。犹如一朵突然而至的乌云,笼罩在他原本明丽的心空,取而代之是一片沉寂的晦暗,他心中一片黯然:这辈子完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鲁一直都难以面对这严酷的现实。截瘫的张鲁,从早到晚只能呆在囚笼般的病房里,最多是摇着轮椅在附近转转。当年那个拿了飞天奖的最佳编剧、年轻气盛、生龙活虎的张鲁不见了,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个颓废消极、心情晦暗、不能自由行动的张鲁。他无法面对这巨大的落差,甚至感到生不如死。悲观绝望的情绪,使张鲁无法解脱。他把自己幽闭在家,在自虐般的自省中逃避着生活,一直过了7年。

  1994年,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曦曦走进了他的生活。曦曦是张鲁朋友的女儿,她常听妈妈说起张鲁,说起他的才华,他的真诚,他的伤痛。曦曦从心里盼望着张鲁叔叔能站起来。张鲁住在底楼,曦曦常看到摇着轮椅的张鲁在自己房间里转动,她非常可怜这个善良的不能自已行走的人。她终于产生了要帮助他的念头,她独自来到张鲁家里,说要推他出去走动:叔叔,你不能走路,我推你出去玩。这个7、8岁小姑娘灿烂的笑容,感染了张鲁。由此,这个小姑娘掀开了他走向新生活的序幕。

  曦曦改变了张鲁,她常推着他走出家门,小女孩身上洋溢出的一种自然活力让他无法拒绝,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所牵引,张鲁紧锁了7年的眉头开始舒展了,凋谢了7年的笑容又在脸上绽开了。

  二、为她制造笑容成了一项工程

  此后不久,张鲁当年所在的青年摄制组,即将上马一个西部农村孩子求学现状题材的电视剧,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张鲁。于是,已幽闭了7年的张鲁成了剧组一员。

  那是1994年,张鲁和他的朋友们,为这部名为《跨世纪工程》的新电视剧,一起到重庆的大山深处去采风选景。最初的路走得很艰难,不能自由行动的张鲁,被人用担架抬着上山下坡,他当时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万千滋味。

  和剧组一起同行的,还有年仅10岁的小姑娘曦曦。曦曦的家境十分优裕,但她妈妈期望孩子能透过优裕的生活认识到大千世界还有一些贫困的人群。于是,每年假期,曦曦都要跟妈妈去做一些慈善性的服务。这次,妈妈把她交给了张鲁。

  在山里的双峰山小学,孩子们读书的现状使张鲁深感震撼,那里的学校与猪圈紧挨着,孩子们读书必须大声唱读,否则猪的叫声就会盖过他们的读书声。就在这个学校里,张鲁那颗麻木多年的心灵有了许多意识和感慨。在这里,张鲁见到了农村女孩细小雨——一个和他有着阴差阳错命运的小女孩。

  张鲁他们从拍摄镜头里发现了细小雨。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眼里闪着一种绝望、冷漠之光,和她小小的年龄很不相称。光着脚丫,衣衫褴褛,面对剧组人员露出一副拒笑容于千里的木讷模样,剧组人员即使拉着她问话,她也一字不答。细小雨的眼神和表情让张鲁揪心,他仿佛从细小雨身上,看到了不久前自己的影子,一种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在这个本应单纯天真,只知欢乐不知忧愁的年龄里,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如此孤独落寞?

  细小雨是当地一家农民7年前在庄稼地里捡回家的弃婴。细小雨生活在养父母家里虽然不乏亲情,但毕竟养父母家穷得一日三餐都发愁,更谈不上家里还有什么精神文化之类的东西。父母常年累月地刻板劳动,单调度日,使得细小雨在整个成长的字典就没有笑容二字。

  张鲁和他的同事们,把镜头对着细小雨足足拍了几分钟,她仍是不苟言笑。

  吃饭时,曦曦问剧组的叔叔阿姨:细小雨为什么不笑?叔叔阿姨们就玩笑地说:她呀,猜不透曦曦姐姐是不是看得起这个乡里妹妹。听了这话,曦曦赶忙去翻自己的包裹,从包裹里取出一张会唱歌的贺卡兴冲冲地送给细小雨。细小雨怯怯地接着贺卡,便好奇地翻开,发现贺卡竟发出美妙的音乐声,这使她心灵的清潭漾起了惊喜的微澜,细小雨终于露出了纯真嫩稚的微笑。剧组人员哇地一下都激动了,最兴奋的大概是摄像师,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细小雨的笑意,并没有让张鲁和剧组人员真正释怀,张鲁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他们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一个属于欢歌笑语的年龄的孩子,笑容却如此难以出现,我们在制作电视剧的同时,能否为千万个细小雨制作一些笑容?这个问号紧紧地钩着剧组人员的心。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创作电视剧的计划改为拍摄记录片。因为没有一部电视剧比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更能打动人,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三、没当过父亲的他有了父亲般的感觉

  从双峰村回来后,张鲁和同事们将节省下的电视剧款项,为细小雨所在的学校修建了新的校舍。新楼建成时,张鲁心里隐隐地燃起一种希望。

  从没做过父亲的张鲁,第一份父爱般的情怀是在见到细小雨后滋生的。经张鲁参与撰稿的,讲述双峰小学孩子们上学之事的电视纪录片播出了。那天,细小雨正在与张鲁一起收看。当她看到自己的模样在镜头上出现时,她亲妮地紧紧偎在张鲁的胸前,独自悄悄地乐着。

  也就是在那一刻,张鲁感到弱小的小雨的这种依偎,包含着亲近、无助、报答、期待等等形体语言。这对张鲁来说,是一份莫大的温暖,他静静地享受着为人父的慈爱感觉。

  张鲁和同事们拍纪录片的使命意识是:将孩子们的真实情况以记录片的形式在电视台播放,为山区的孩子们募捐,在大山深处的学校里建立电子音像馆,让孩子们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外面的世界,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同时,张鲁和曦曦一起到全国各地演讲、展映他们拍摄的记录片,以唤起更多的人对西部教育的关注。

  他们的这种使命意识很快随着纪录片的播出得到了初步实现。各界人士看了此电视片后,纷纷捐助了大量款项。

  此时,张鲁和他的摄制组,从拍摄双峰村小学及细小雨的经历中,得到一个启示,他们将关注的视线投向了更多的西部孩子。与此同时,张鲁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敞亮了,截瘫多年来,他第一次感到有一种力量在自己体内蓬勃生长。

  张鲁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要把自己融入这芸芸众生之中,他要为这些孩子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情意。想到这些,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在轮椅上手舞足蹈起来,为自己和同伴们所拍到的每个真实、生动的镜头而感动。原来很落寞的张鲁已完全振作起来了。曦曦也在和大家一起拍这个片子的过程中,在和大山共舞的岁月里长大了。

  当年的细小雨,给曦曦的生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从那时起,每年的假期,曦曦都是和张鲁们在大山里度过的。面对苦难,她有着比同龄的城市孩子更深的理解。在和纯真的山民和清新的大自然的互动中,曦曦心窍开启,灵性迸现,成长为一个琴诗书画无所不通的小才女。她把悲悯注入自己的画中,将所有的画进行义卖,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捐给山区,为那里的弟弟妹妹们用于完成学业和建立电子音像馆。

  16岁的曦曦凭着自学完成了大学学历,到北京继续求学,第一次离开了张鲁和他们的工作。曦曦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里,张鲁和摄制组一起,仍像以往那样行走在通往大山深处小学校的路上,他们把筹款募捐买来的电脑,送到大山里的孩子们手中。

  四、笑容如花开在春夜喜雨里

  又一个7年过去了,张鲁他们已经跑遍了重庆的山山水水。在奔波和给予中,张鲁日益感到了自身的力量。一天,张鲁他们来到了江津的嘉乐乡中学,在那里他非常高兴地看到了细小雨。

  细小雨脸上荡漾着灿烂笑靥,这哪里是当年怎么也不笑的小雨呢?张鲁心中最后的一丝忧虑散去了,自己多年来在路上的忙碌奔波,等待的不正是这一刻吗?眼前的细小雨已长成了个大姑娘,她眼中从前的那种绝望和落寞,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如今,生活对她来说无限美好。张鲁摄下了这个今非昔比的镜头。从大山中回到城里后,张鲁迫不及待地把录像带寄给了北京的曦曦,让她分享他此时的喜悦。

  录像片唤起了身在北京的曦曦的记忆,她再次被8年前所经历的事情感动。从录像片中她看到:细小雨绽着笑靥向自己走来;细小雨和摄制组的陈晓梅阿姨在一起说笑;细小雨欣喜地凝视着那个会唱歌的音乐贺卡……

  一年后,曦曦回到重庆看望细小雨,两人欢乐重逢。细小雨说:是音乐贺卡为我打开了与他人交流的门户。原来总觉得别人不理我,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所以我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和别的孩子不合群。以前,我从没见过这么有趣的东西,也从没想到我能拥有这么好的东西。那张陪伴了细小雨很久的音乐贺卡,使她在新的校舍里有了很多朋友;贺卡使她的世界变大了,贺卡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动力,让她在走完两个两万五千里的山路后,升入了乡里的中学,继续她所喜爱的学业。她的心一天天变得轻松和明亮。

  重逢的曦曦和细小雨一起,观看着录像片中她们在8年前的情景,心中泛起激动的涟漪。片中《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的音乐,使她们流下了眼泪。细小雨的微笑打动着张鲁,也注定会打动更多的人。

  2002年5月,由张鲁等人制作的《新世纪希望晚会》电视片,在重庆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重庆中山医院的一个医生连看三遍,他在电视中看到细小雨因眼睛外伤而无钱医治落下眼疾,心里不知有多痛,他感叹:多么好的孩子,如果不让她的眼睛治好,我们当医生的于心不安啊!这时正是女孩爱美的年龄,他建议医院奉献愛心帮助细小雨做好眼睛手术。于是,幸运的细小雨带着人生中的又一灿烂的笑容来到了重庆中山医院进行眼睑手术。

  手术后的细小雨心情复杂,拆线后对着镜子,想看又怕看,待定睛仔细凝视后,脸上的缺陷没有了,镜子里的自己眉开眼笑,像一朵美丽的花。

  在细小雨灿烂的笑容里,张鲁心底那个蛰伏已久的期望变成了现实;在张鲁重新走向自信的笑容里,曦曦感到了生命的包容量原来是如此之大;在曦曦充满人生憧憬的笑容里全社会都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奉献是最快乐的。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0:35《周末讲述》

  



  您对本期节目有什么看法、建议,请点击——
留言“有话要说”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