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爱,是永远的天堂 (4月29日)


  2003年2月26日,原本是影片《芬妮的微笑》在维也纳的首映日,可是这一天发生了意外,影片的剧组决定取消首映式,因为这个意外直接撞击着剧组所有人的心灵。这个意外,用无法改变也无须改变的现实,给影片带来了一种思想升华。

  一、寻 踪 采 访 异 国 恋 者

  6年前,曾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创作出《离开雷锋的日子》、《背着爸爸上学》、《法官妈妈》等诸多作品,并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的国家一级编剧王浙滨,偶然听说了瓦格娜夫人的故事,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憾,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促使她决定要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

  王浙滨是浙江奉化人,离瓦格娜老人所在的浙江东阳,只有几百里路。见瓦格娜前,王浙滨想:一个奥地利人,在东阳的乡村生活了那么多年,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社会习俗,是怎样统一地溶汇在她身上?她是怎样跨过其间的距离,完成她的愿望,达到她如今的境界的呢?这些,对自己是个谜,对观众也是个谜,只有通过瓦格娜本人才能揭示出谜底。急欲揭晓答案的王浙滨想立刻赶往东阳采访瓦格娜,可临了动身,她却犹豫了。

  因为王浙滨听说:瓦格娜自从1990年丈夫杜承荣辞世后,寡居乡间的她很少出门,她淡泊宁静,不愿接受采访。如何才能让老人接受自己呢?思来想去,王浙滨决定先去瓦格娜的故乡维也纳。60多年前,瓦格娜和杜承荣的故事,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在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王浙滨千方百计寻觅着瓦格娜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足迹。她找到了瓦格娜的朋友和家人,了解到瓦格娜出生在一个境况殷实的大家庭,父亲是维也纳警察训练中心的教官,家中还有3个弟弟;瓦格娜是父母亲最钟爱的掌上明珠……王浙滨在维也纳的采访收获颇丰,她对回国后去东阳见瓦格娜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打动瓦格娜:"很少有作家会像我这样,下这么大的工夫不远万里去她的故乡维也纳采访。"

  一个月后,王浙滨带着自己悉心收集的关于瓦格娜及其家人的点点滴滴,来到了瓦格娜居住了半辈子的小山村。

  走进那个小山村,王浙滨找到了瓦格娜的家,那是幢有一二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浙江东阳的老房子上有很多木雕,瓦格娜家的那幢老房子上也是如此,从木雕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岁月沧桑。

  王浙滨第一眼见到瓦格娜夫人,就很喜欢她了。在瓦格娜简朴洁净的家里,王浙滨感到一种特别的气氛:桌上和床边随便摆放着德文版的传记书籍,以及瓦格娜喜欢读的童话等一些德文版书籍,构成了瓦格娜自己的世界。

  当瓦格娜看到王浙滨在维也纳采访时和瓦格娜弟弟的合影及其它一些照片时,一下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回忆,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瓦格娜夫人接纳了王浙滨。在娓娓交谈中,瓦格娜那异国情调的眸子和王浙滨的黑眼睛对视时,给王浙滨的感觉始终是亲切和微笑。

  二、追 随 爱 情 来 到 中 国

  听瓦格娜说着一口地道的浙江东阳土话,王浙滨觉得她已融入了这片土地;但瓦格娜的装束举止,又让王浙滨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她既属于这里,又不属于这里。尤其是瓦格娜的那双眼睛,使王浙滨又觉得她不是一个完全的中国农妇,而是一个用德文写的诸如《十五贯》、《杜十娘》、《卖油郎》一类的中国古朴的故事。

  交谈中,王浙滨向经历丰富的瓦格娜提了个非常简洁的问题:您一生中,觉得什么时候最幸福?

  闻听此言,瓦格娜沉入回忆中,眼里凝满了泪水,她控制着不让眼泪流出。过了一会儿,她脸上漾出一种甜蜜灿烂、脉脉含情的微笑,王浙滨感到她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沉吟片刻,微笑的瓦格娜说: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她独自一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满怀希望地走下坐了一个月的海轮后,见到杜承荣的那一瞬间。当时她非常孤独,而且轮船比原定日期晚了三天才到上海。轮船靠码头时,她看到满处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她不知道她的承荣在什么地方,这么多身材相貌大同小异的中国人,让她一个异国的孤身女孩到哪儿去找她的杜承荣呢?当她满怀忧虑和惊恐走下轮船弦梯时,远远看到一个着一身白色西装的中国年轻人,笔直地站在那里看着她,那是她的承荣!她飞跑过去扑入他的怀中……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瓦格娜动情地说:"我的承荣,他没有骗我。他在码头上一直等了我3天。在那一刻,我觉得我无论受多么大的苦难,都是最幸福的人。"

  瓦格娜的幸福感染了王浙滨。在瓦格娜深情的回忆中,王浙滨了解了这对异国情侣不同寻常的往昔岁月。

  1931年春,经过严格的考试,浙江省警校学生杜承荣被公派到维也纳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教官的女儿瓦格娜。当时瓦格娜只有15岁,天真烂漫,她觉得杜承荣人很好。杜承荣也非常喜爱她,叫她小妹妹,经常给她讲中国,讲他自己的家;瓦格娜喜欢什么东西,杜承荣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她。在远离故乡的异国,瓦格娜给了杜承荣温馨的慰藉;来自中国的大哥哥,给瓦格娜带来了神秘东方的新奇。

  1934年初,杜承荣学成回国。一年后,为追随自己的恋人,刚满18岁的瓦格娜,告别父母,涉洋过海来到了中国。然而,瓦格娜要面对的,不仅是东西方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的差异,还有贫富悬殊和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甚至连走路都要重新适应。

  杜承荣的浙江老家有一种桥,把木板铺在悬空而挂的粗铁链上,旁边没有扶手,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两岸相距100多米。初来乍到的瓦格娜,看着这晃晃悠悠的铁索桥,心中发怵不敢迈步。杜承荣只好请了个人和自己一起,想把瓦格娜抬过桥。瓦格娜见状想:如果我连这座桥都不能走过去,以后又怎能在这里生活呢?她要自己走过去,要自己脚踏实地地走向新生活。杜承荣说这里的风俗是女方第一次到男方家是要被抬进去的。于是,瓦格娜这才让杜承荣把自己抬过了桥。

  三、患 难 与 共 无 悔 一 生

  1935年2月24日,这对有情人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结为连理。随后,他们又在杜承荣的东阳老家,按当地风俗举行了隆重的中式婚礼。婚后,杜承荣给瓦格娜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华知萍。寓意在中国两个知音萍水相逢而白头偕老。

  由于不懂中国的风土人情,结婚时瓦格娜差点闹出笑话。婚礼上摆了很多盘食品,其中有的只能看不能吃。瓦格娜当时特别饿,她问杜承荣:"我可以随便吃吗?"杜承荣说:"当然,随便吃。"可瓦格娜当拿起一个馒头时,杜承荣又说:"这个馒头不能吃。""你不是说可以随便吃吗?怎么又不能吃了?"杜承荣解释说:"因为馒头是气蒸出来的,如果你吃了这个馒头呢,就是要和婆婆争'气',婆媳关系就会不好。"瓦格娜不明白地放了回去。

  虽然刚到中国的瓦格娜,和当地的传统习俗几乎格格不入,但她带着对丈夫的爱,很快就融入了陌生的环境和这片乡土人情中。

  瓦格娜来到中国的那个年代,正值中国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当时杜承荣任教的警校,因战乱不断迁移,他们婚后的生活也就漂泊不定。瓦格娜随丈夫先后到重庆、福建、江西、温州等地生活,并有了两男三女五个孩子。

  1949年8月,杜承荣作为旧职人员解甲归田回到老家。瓦格娜这个曾经生活优裕的外国小姐,从此落户在中国的乡村。在这里她学会了养猪、耕田、收割;学会了磨粉、腌菜、做衣服。经风历雨大半个世纪,王浙滨眼前的瓦格娜,分明已是个地道的农家主妇了。

  当年,瓦格娜从维也纳带来很多首饰,可在那个困难时期,在生活经历着战争和灾难时,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她把这些手饰一点点地变卖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手镯,她舍不得卖,一直戴在手腕上。当时几个孩子都在上学,学费不够,她常让孩子拿几个鸡蛋或从笼子里抓两只兔子去当学费。

  有一次,她又让儿子用兔子顶学费,儿子很不高兴地说:"总是今天拿鸡蛋明天拿兔子去交学费,同学们都笑话我了。"无奈,瓦格娜只好把那最后的一件饰品--手镯拿出来,砍作三段:一段交学费,一段买化肥,一段买粮食。

  王浙滨觉得瓦格娜夫人有一种在生活中坚韧不屈和自信自强的精神,她总是微笑着面对艰辛而贫困的生活,即使是缺吃少穿,她在家里还是很快活,没有什么能压倒她。所以,王浙滨给自己的这个电影剧本取名叫《芬妮的微笑》。

  自从嫁到中国,瓦格娜的心就永远拴在了这个家上,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日子,她也从未想过离开。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这么无怨无悔地执着;是怎样的慰藉,让她从容面对艰辛,依然展露永远的微笑;而青春年华的海誓山盟,又是如何随风伴雨编织着相濡以沫的真实生活?

  四、斯 人 逝 去 魂 系 夫 君

  在瓦格娜无限追忆的幕幕往事中,王浙滨渐渐有了答案。那就是在这个家,瓦格娜能找到自己生命中最需要的关爱、理解和尊重。比如说过圣诞节,别说是在杜承荣家所在的农村,就是在上世纪的40年代、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的城里人也没多少人知道圣诞节。可在杜承荣家,始终是过圣诞节。每当过圣诞节时,杜承荣总会跟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对待母亲,你们的母亲在这儿没有别的亲人,只有我们。圣诞节那天,无论儿女们在哪儿,在干什么,一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

  王浙滨觉得瓦格娜夫人一直是在这样一种亲情中生活的。在有爱的日子里,清贫的生活不再苦涩。瓦格娜和杜承荣相携从青春走到了暮年。

  1990年4月,杜承荣因病溘然长逝。临终前他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带瓦格娜回一趟维也纳,尽管他生前一直在为此做努力。他的遗愿在5个月后实现了。在奥中友协的帮助下,瓦格娜终于回到了阔别56年的故乡。可半年后,她又再次选择了离开,如同18岁时那样,再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瓦格娜对王浙滨说了一句话,更加激起了王浙滨的创作冲动。瓦格娜说:"中国有一种习俗,就是夫妻俩死后要同穴而眠,埋葬在一起。我已跟儿女们说好了,在杜承荣的墓旁给我留一个墓穴,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就会和丈夫在一起相伴永远。"

  在此后的日子里,王浙滨又先后3次拜访瓦格娜夫人。通过种种努力,她终于又用凝结着自己感动的影像和文字,记录下瓦格娜的美丽人生。

  2003年新春,影片《芬妮的微笑》及同名小说,即将与观众和读者见面。在写小说和电影剧本时,王浙滨有一个愿望:应该让瓦格娜夫人成为自己的第一读者和第一观众,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喜悦。因为这是她和瓦格娜共同的作品。可是,电影在上海首映的前一天,王浙滨接到大使馆打来的电话:昨天晚上,瓦格娜夫人去世了。

  突然而至的噩耗,使王浙滨被一种巨大的悲伤包围,她立即给瓦格娜的女儿打电话。瓦格娜的女儿哭着告诉她说:妈妈昨天晚上去世了。她走得很平静,脸上没有痛苦。当王浙滨知道2月26日这天是给瓦格娜夫人送葬的日子,她决定临时取消去维也纳的首映式,赶至浙江东阳参加瓦格娜夫人的葬礼。

  在那个葬礼上,王浙滨想到瓦格娜夫人说过的一句话:落叶归根。瓦格娜说:原来我理解一个人的根好像是在什么地方。现在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一个人的根,其实不在什么地方,而是在一个人的身上。我全部的根,就在我的承荣身上。王浙滨觉得她最后对根的解释,也是对这部影片的一个升华。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20《讲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