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罗锅的汇款单 (4月1日)


  今年43岁的赵刚,是西安西北大学附中的老师。从1996年起,他心里便埋藏着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他一直把这个秘密默默地保守了5年。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男子的来访,才揭开了赵刚深埋心底的秘密。秘密揭开后,赵刚只好把他的秘密动作在蓝天下公开施展。

  一、两个陌生男人相晤

  1999年夏天,西北大学附中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放了暑假,校园里一片空寂。

  一天,在办公室值班的赵刚正接听电话,有一个人进来向他打听一个叫罗锅的人。赵刚听了心里咯噔一下:"你找罗锅子啥事?"那人说他是《西安晚报》的记者李建宁,是应一个远在延边的小姑娘金红莲和她的养母崔福顺的求助,来寻找一个向她们汇款资助的化名叫罗锅的人。这件身边的人都不知道的寄款事唤起了赵刚一段深刻的回忆。

  那是1996年,赵刚偶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中播映的一个9岁小姑娘金红莲,在3岁时,母亲白花子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抢劫银行的歹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父亲因为过度悲伤一年后病逝,4岁的金红莲成了孤儿,曾和小红莲的母亲共同与歹徒搏斗的女英雄崔福顺收养了她。小红莲的到来,让崔福顺本不富裕的一家人过得十分拮据。此事一经报道,一个化名金穗的人每月按时给崔福顺和金红莲汇款,一寄就是三年。三年里崔福顺多方打听金穗的下落,可一直没有任何线索。直到有一天,崔福顺再也没有收到汇款,后来才得知金穗已在车祸中去世,听到这惊人的噩耗,崔福顺和金红莲除了到悲伤外,越发想知道那个叫金穗的人到底是谁,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这个节目深深打动了赵刚,他看了首播,又看了重,一遍又一遍,感慨异常:金穗不在了,我能不能接替他把这事继续下去?如今没了金穗的资助,崔福顺带着两个孩子,肯定困难更大。人在困难时都需要别人帮助,赵刚自己也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他的孩子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病得厉害在医院里抢救的那段时间,他眼里整天看到的就是病危通知,一个多月里,他几乎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为了给孩子做手术救命,当时还差一万多块钱,是周围的老师、朋友帮忙,这个几百元,那个几百元捐助的。当初自己在最困难时,在大家的帮助下才得以渡过难关;如今有人处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赵刚要用别人给予他的爱心再献给社会,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

  当晚,赵刚一夜没合眼,他连夜给崔福顺写了一封信,并第二天一大早汇去了40元钱。赵刚在信中说:"……我非常钦佩你和金红莲母亲的英勇行为,也非常同情你们目前的处境,我在此承诺: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配合你,一起把这个孩子养大……"他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于是汇款时化名罗锅,在附言栏里注明是"金穗的接班人"。

  当时赵刚的月工资只有300多块钱,妻子下岗没收入,10岁的女儿做手术欠了很多债,但为了像金穗一样默默地把汇款的事继续下去,赵刚选择了不事张扬,秘密行动。

  一晃四年过去了,赵刚一直保守自己的秘密。随着他生活条件的改善,他给小红莲的汇款也逐年增加。赵刚本以为他可以一直做到小红莲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可没想到金红莲母女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他,这才发生了记者这次阴错阳差的调查。

  二、他对记者"约法三章"

  面对记者的调查,赵刚仍不想暴露自己。李记者在西北大学跑了一天,西北大学太大,下属各系、院、校又多,他找了一天也没发现什么线索,后来到邮局去查。邮局的有关人说:确实有罗锅寄钱之事,每月19号来寄款,寄款人中等个头,身高一米七多一点,瘦瘦的,戴付眼镜。后来记者就到大学里找,中、小学里找,在家属区里转。三转两转就问到赵刚这来了,赵刚当然不会承认:"我们单位没这个人,你要不相信,我可以把花名册拿给你看。"李记者打量了一下赵刚说:"我看您这形象就特别符合邮局的人的描述,是不是您呵?"赵刚笑着镇定自如地说:"这事确实感人,是个好事情,我应该向他学习,但这人我确实没法帮你找。"本来这事到这儿就了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自己也措手不及。

  李记者坐在沙发上,边休息边与赵刚聊着。赵刚喜欢书画,办公室里有一幅对联,那是赵刚一个字写得相当漂亮的书画界朋友阎大勇老师写的。赵刚与阎大勇在一起相处了几十年,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上面的内容就是阎大勇根据赵刚的性格而作的:人直人,正直人;锅黑锅,背黑锅。这幅对联把赵刚平时的为人处事描述得很形象,赵刚非常喜欢地把它挂在墙上。李记者看到这幅对联,把里面的意思一品:这不是罗锅吗?当即就"哎呀"一声:"罗锅?你是不是罗锅?"赵刚说:"我不是。""你不是罗锅,起码也是个罗锅知情者。别人说的'中等个,戴眼镜,瘦瘦的',完全跟你相符。你这幅字肯定与'罗锅'有关。我辛辛苦苦跑了多少天,今天无论如何你得配合我把这事弄清楚,不然我不走了。"

  事已至此,赵刚见再也无法隐瞒了,只好说:"我可以配合你。但有三个条件:一是不能暴露我的真实姓名;二是不能写我的具体单位;三是不能有我的照片见报。"李记者答应了。赵刚终于第一次向人讲述了他汇钱的故事。

  三、"19"是个特殊密码

  从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个节目起,赵刚每月19号都化名罗锅,给远在延边的一个名叫金红莲的小姑娘汇去一笔钱。三年来,他既没见过金红莲和她的养母,也没跟她们通过电话,甚至不能肯定她们到底能不能收到汇款。

  开始赵刚一个月寄40块钱,当时他家4口人,靠他一个人每月300来块钱的收入,每个月还要挤出部分钱来还债,够紧张了,经常到寄款时拿不出钱了,赵刚只好向朋友、同事借钱寄去,下个月发工资时再还。赵刚家里的用具摆设都非常简陋,女儿想要电子琴也没钱买,妻子说:"别人的孩子都买了电子琴,到学校上音乐课都带着,在家里也可以练一练,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赵刚只有在女儿上电子琴课时临时借琴。有时借不到琴,就耽搁了孩子上音乐课,更别说是在家里练琴了,惹得女儿和妻子不时地怨声载道。

  同样都是女孩,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而委屈了自己女儿,赵刚当时没有别的办法,但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可他想:不论再困难,我省吃俭用也要把这事做下去,女儿的困难再大,也比金红莲强,女儿毕竟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生活温暖、感情温暖都不缺。而金红莲就不一样了,社会不关爱她,她就任何温暖都没有了。我不能让烈士遗孤再过得太委屈。白花子、崔福顺奋不顾身保护国家财产,金穗家里那么困难还默默帮助别人,我有责任向他们学习。

  数年来,赵刚从未间断在每个月的19号准时汇款。因为9月19号是他的生日,他非常喜欢这个数字:19就是要永久。他怕平时工作一忙起来把这事忘记、耽误了,就写了"19"两个大字挂在办公室墙上,每天上班一进门就看到它,不断地提醒自己、加深印象:每月的19号应该干啥!现在,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不用看墙上挂的那两个字,就会自觉地到时间把钱寄去。

  在家里寄款是没什么大的问题,出差在外就比较麻烦了。有时逢19号他在外面出差,等把公事办完后去给小红莲汇钱时,到处打听邮局在什么地方?有一次人生地不熟地跑了好多路,等他找到邮局时已关门了。他又接着问路继续跑,好不容易找到第二家,这家也正准备下班,卷闸门都关了一半,营业员正在盘账。赵刚闯了进去,人家让他明天来,他说明天来不及了,已与人家约好了,这确实不能耽搁……说了半天好话,终于按时把钱寄出去了。他感激地连连向营业员道谢。

  遇到在外地出差寄钱的这种情况,赵刚也想过:这钱她们能不能收到?地址是不是很确切?就是在家里,他都几次想给她打电话或写信询问一下,后来一想:算了,如果这样一弄,她就知道我是谁了。在家里钱寄不到的话,还可以退回;在外面寄如果钱收不到,退回到寄钱的邮局怎么办?还能否退到我手上来?实在不行,就当上缴给国家了,国家的慈善机构到时肯定有处理这笔钱的办法。

  记者走后不久,西安晚报便刊发了《好人罗锅》的文章。赵刚身边的人知道了罗锅就是赵刚,他们都对赵刚的举动表示赞赏,可是妻子的强烈反应令赵刚始料不及。

  四、爱心普照小红莲

  那天,赵刚一进家门,妻子啪地把一张报纸往桌上一拍:"哎,你还挺伟大的!"赵刚没理睬,心里明白她话里的讽刺意思:家里没吃没喝,你每个月把我们委屈着,就是做这事了?后来在这事上,妻子一直不原谅他:"你如果跟我说了,我会支持你,和你一块去做这事。谁家里没有困难?咱也遇到过困难。可在夫妻这点上你信不过我,我不能原谅你!"两人冷战了好长时间。

  后来,妻子终于理解了赵刚,并协助丈夫坚持每月给小红莲汇款。这样一寄又是三年。

  当大家都知道了罗锅就是赵刚时,赵刚只想着坚持汇款,并没想去见见他汇款去资助的孩子金红莲。因为他当时经济非常紧张,到东北两千多公里,他个人承担不起这个费用。即使当时有这笔钱,那还不如直接给孩子寄去。

  有一年暑假,学校组织有关老师到南方考察,赵刚对校长说:"我能不能放弃这次考察不去南方,把这笔钱让我完成一个心愿,我想去东北看看那孩子。"校长答应了他的要求。

  2000年,赵刚千里迢迢去东北见6年来从未见过面的小红莲和她的养母。当他在崔福顺工作的农行行长办公室,与农行行长、工会主席正交谈着等候时,进来一个女同志。赵刚看到她第一眼时,直觉就告诉他:这就是崔福顺。眼前身材瘦小的崔福顺,与赵刚心目中高大强壮的女英雄形象完全不相吻合:就是这个瘦小的女人,当时把生命置之度外,毫无惧色地面对歹徒的炸药包、匕首,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真不容易呵!不由更添几分钦佩。

  好人见了好人面,不用介绍也各自心领神会。赵刚激动地迎上前去,崔福顺也非常激动,两人紧紧握手。赵刚看到崔福顺手上、嘴上被歹徒砍伤的刀疤,心里感慨万分,向崔福顺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对英雄的敬意。

  害羞地躲在崔福顺身后的红莲,也连忙上前给赵刚鞠了个躬,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伯伯-好!感谢-您对我的帮助。"见到了崔福顺和红莲,赵刚感到一种心愿已遂的快乐。

  2001年9月,经过崔福顺的同意,在赵刚行为的触动下,赵刚所在的西北大学,已把16岁的金红莲,从延边接到了西北大学附中接受高中教育。小红莲的汉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她的养母崔福顺也经常来看望她。

  在社会上好心人的关爱下,小红莲在健康地成长。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20《讲述》

  图1、全家福(从左至右:女儿、赵纲、妻子、儿子)

  图2、从左至右:(赵纲、金红莲、老师1、老师2)

  图3、从左至右:(妻子、金红莲、赵纲)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