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走出沉梦的女人们 (3月22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1世纪世界有10亿文盲,其中妇女7亿。中国15岁以上的文盲有1.482亿,其中妇女1.1亿。在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女性文盲率是81%,那里很多女孩子正在或者即将经历她们远离课本、学校和读书声的童年。而知识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那片黄土地上的女人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酷爱读书的马桂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甘肃省和政县买家集最有学问的女人、小学教师马桂香,一直是当地人关注的焦点。

  马桂香的母亲张赛非今年80岁,在买家集比女儿还要出名。她不识字,但并不妨碍她在年轻时成为村里出色的妇女队长。她一生嫁过两个男人,分别给她留下两儿两女。第二个丈夫去世时,小女儿马桂香只有8个月大。这个历尽命运磨难的女人,独自抚养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并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在物质生活极端艰苦的岁月里,把小女儿培养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秀才。

  当年,张赛非每每收到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的信,都要请别人念。村里识字的人少,到学校去找老师。次数多了老师挺烦:我们是教书的,不是念信的。张赛非深知没文化的难处,她非常辛苦地靠养羊卖羊毛供马桂香读书。

  和政县当地女孩一般不上学,即使上学也只是识几个字就算了。从小就没了父亲的马桂香特别喜欢念书,她性格果断、好胜心强,像母亲。

  17岁那年,马桂香成为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女高中毕业生,而让她名噪一时的不仅仅是她的学问。因为学历太高,当童年的伙伴们纷纷准备出嫁做新娘时,马桂香的婚事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有人对她母亲说:你家桂香若要嫁人的话,就别念书了,不然没人要。当时给母亲造成很大压力:如果马桂香考不上大学或找不到工作,又不会干活,真有可能嫁不出去。在这个300多户人家的村庄里,姑娘嫁不出去,是让家人非常尴尬和沮丧的。

  初中毕业时,马桂香班上仅有的两个女生,那个马上出嫁了;马桂香升了高中。妈妈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当年惟一的出路就是马桂香上大学,大学毕后有个吃公粮的工作,就不会嫁不出去了。

  马桂香当时的志愿是当一名老师,让村里的孩子多识些字。可令她和妈妈失望的是,她高考落榜了。烦恼、沮丧的马桂香只好回家劳动。

  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张赛非以她的果敢和坚强,又做出了个轰动一时的决定:她要给女儿创造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办一个家庭小学,免费招收学生来读书。

  姐姐已出嫁,马桂香和母亲两人把家里几棵树锯了做板凳,材料不够,没有课桌,学生们只能伏在膝盖上写字。站在课堂上,实现了自己梦想的马桂香非常激动。她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

  在马桂香的家庭小学红火的4年间,139名孩子从这里开始了他们未来的人生。后来,家庭小学被村里的公办小学合并,马桂香转为公办小学的老师。

  因为这段特殊经历,她变得更加名声在外。这个曾嫁不出去的姑娘,成为众多小伙子追求的目标,一个学历较低、也不是正式编制,性格爽朗大方的民办教师做了马桂香的丈夫,和马桂香一样,他有一种向前冲的精神。

  马桂香下决心一定要超过妈妈。1995年,她参加了北京世妇会。村民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这小女子还真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们都为以前没让自己的女儿读书后悔。"

  有人说孩子的未来是成年人造就的。对贫困生活中的女孩来说,有张赛非这样的母亲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二、掌握知识的单秀明走出家门

  宁夏的西吉不通火车,仅靠蜿蜒的山路联系着外界。1948年出生的单秀明就生活在这个偏远而闭塞的地方。小时候,母亲许维英对单秀明说:如果你识字的话,就有机会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母亲是在一个据老人说"人都吃人了"的历史上最大的灾荒年里,和外祖父从外省流浪到这里嫁给了父亲。第3年外祖父来看她时,母亲在院里听到外祖父的声音,人们却没让外祖父进门,说她串亲戚去了没在家,母亲默默流着泪不敢出去见自己的父亲。从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娘家人。

  西吉和海原、固原合称为"西海固",是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在这个妇女文盲率高达90%的地方,母亲毫不动摇地顶着父亲不让单秀明上学,要她为家里在生产队挣工分,并多次从学校里把她拉回家劳动的压力,支持女儿完成了学业,期待她能有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晚上,她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给读书的单秀明缝衣做鞋。

  在各个历史时期,许维英作为西吉妇女的代表,勇敢地生活战斗在最前列。1965年,单秀明看着母亲许维英--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小脚女人,以杰出妇女主任的身份,作为少数民族妇女代表,踏上了去北京的路。母亲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定格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瞬间:当时,激动的泪水模糊了母亲的视线,她使劲地揉着眼睛,看清了已走到她们面前,笑容可掬地向她们招手的毛主席……

  母亲的激动,镌刻在单秀明年轻的心中,唤起她对外面世界的无限渴望。在她童年的记忆里,北京这两个字亲切而遥远。

  两年后,单秀明初中毕业。由于那场"文革"开始,她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那时,她感到自己离母亲走过的路越来越远了。

  在务农8年后,她被兴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聘为推广员。可一些男同志看不起她,不愿意听她上培训课,于是单秀明动员妇女来参加培训。

  西吉的土地贫瘠,历史上这里从不种水果。1983年,单秀明动员了一些妇女推广地膜西瓜种植技术,她在地旁搭的小棚子里吃、住。当地人都觉得单秀明和她妈一样不安分,有些丈夫对自己管不住的妻子说:你们把地放着能收五、六百斤的小米不种,去胡弄什么西瓜,弄不成看吃什么?单秀明壮着胆说:弄不成我赔你400斤小米。可心里还是非常担心,毕竟这是这里前所未有的事。为了保证西瓜种植成功,她经常忙得晚上不回家。有次晚上10点多钟她回家有事,半天推不开门,使劲推开后一看:儿子躺在门后的地上睡着了,把门顶住了。她心里一阵难过:若不把西瓜推广成功,连自己的儿子也对不起啊!

  1983年8月27日,第一批西瓜种植成功了。妇女们把自己种的西瓜带着瓜藤、瓜叶,用架子车拉到集市上。人们轰动了:单秀明把西瓜种出来了!单秀明又和大家给那些没种西瓜的人家,每户送一个去,一来尝鲜,二来留瓜子做种。

  单秀明改变了西吉的土地上从不种水果的历史,也让她在28年之后,把母亲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终于踏上了母亲曾走过的路,领略到外面的风景。

  1992年,单秀明作为党的十四大代表,站在了母亲曾到过的地方--北京人民大会堂。她比母亲更加幸运:母亲当年只是在大厅里参加接见,而她坐在大会堂里开会,和别人交谈、交流,并结识了许多朋友。

  从北京回来后,单秀明确定了新的目标:她要为那些生活在黄土地上,一辈一辈沿袭着古老命运的女人们做些事情,让她们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像当年自己一样。

  她用自已不倦的激情,创办起了兴隆女子职业教育中心,于1996年开始招收学生。只要象征性地缴纳40元学费,学生就可以在这里完成裁剪、缝纫、刺绣等课程的学习。在这个充满渴望的非赢利性质的课堂上,过早离开校园的女孩们重新找回梦想的权利。开始了她们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第一步。

  自1996年创办职业教育中心至今,从这里已走出了平均年龄只有17.8岁的916名毕业生。

  三、刻苦学习的马新兰当上女校长

  位于西鄂尔多斯荒原南端的韦州古城,在明代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作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中心,这里曾蜚声天下。几百个春秋过去,繁华落尽,人们面对的却是来自贫困的挑战。

  而作为女人的命运,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马新兰七、八岁起,就在家里干活,跟着妈妈学做针线活、做饭炒菜……她7岁入学时,北京的一位支宁青年成了韦州的第一个女老师。那时她就想长大了也当老师。

  1965年,学校里和马新兰一起小学毕业的,只有4个女孩子,其中3个是外地来的干部子女,就她一个当地人。

  马新兰在同心县城读中学时,离韦州的家有两个小时的车程,途中要翻两座山。因没钱坐车,她每周要在这条烂熟于心的山路上步行一个来回。周末晚上宣布放假后,她就背着包装上两个馒头连夜出发,太阳出来后,她就到了前面的辛庄集,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再接着走,太阳快落山时就到家了。

  当年她和姐姐一起成为韦州镇历史上第一个进入中学课堂的女人。她的幸运来自于她的家庭。她的外公苏乐,曾是上世纪30年代当地四大名士之一。他长年从事商业买卖,他那穿行于六盘山崇山峻岭间的由60峰骆驼组成的驼队,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他还自己出资于1929年在当地创办了一所轰动一时的女子学堂,让当地的女孩子到学堂里,请阿訇给她们讲《古兰经》。结束了当时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只能透过门缝看世界的历史。当时她母亲就是第一个走出家门,到这个学堂学习的。

  马新兰不知道当老师的心结是否和外公的经历有关?当她在文革初期走出课堂,面临新的人生选择时,她无法抗拒讲台对她的吸引。1968年,她上山下乡回到农村劳动了两年。这期间,有好多次招工的机会,她都没去,她那时就想当老师。后来正好招一个代课老师,尽管当时一个月只有5块钱,她挺高兴的去了。

  在马新兰的教师生涯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要让家乡所有的女孩子都能走进她的课堂。

  马新兰生命中的十字路口出现在1985年。那年,任小学教师的她通过自学,考入了同心教师进修学校,可上级要调她任韦州新成立的女校校长。面对一边是能学知识充电的外面的精彩世界,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心中梦想,马新兰选择了后者。

  当亲戚朋友听说马新兰要当女校校长,纷纷劝她说:"你当个老师就很不容易了,当校长弄不好要吃不了兜着走,难着呢!""那学校里到处都是坟坑、土沟,够让你平的了;就那么一栋房子,什么也没有……"

  建校之初,经费非常拮据,教学用品一部分是从其他学校借来的,一部分把别人不要的修好再用,但马新兰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学生。在和老师们分别上门找生源时,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干脆不让她进门。她三番五次地给孩子的妈妈做工作:你是当妈的,我也是当妈的,我现在当老师在外面工作,你只能在家里做家务,你难道要孩子将来也像你一样吗?那妇女终于被她说服,第二天她就把孩子送到了学校。经过马新兰和老师们挨门逐户地动员,辍学的孩子基本上回到了学校。

  由于办学有方,学校开了几次全国性的现场会。马新兰在学生、家长、来宾等数百上千人面前,在台上发言讲话。一些她当年的老同学说:马校长当年跟我们是同学,我们当初若像她一样学习,说不定今天也像她一样在台上讲话了……马新兰用自身的成就来教育更多的家长:她们以前虽然失去了机会,但她们的孩子现在有这个机会。

  1985年女子学校成立,1987年第一届学生毕业。至今,已有1300多名女孩子毕业。而1965年,只有她一人毕业。这些毕业的女生,都怀着各自的绚丽梦想:我长大当医生;我将来想当校长;我想做老板;我想当干部;还有的要当解放军、韦州镇镇长……

  这些传奇女子是幸运的:她们在许多同伴远离课堂时,经历了自己充溢着朗朗书声的童年,因而在她们成年的路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也因此比周围同龄的女人们经历了更多的人生体验。

  如今,她们默默地守候着一份平静的岁月,用自己身上蕴藏着的力量,把一个个女孩子的今天用梦想点缀得色彩斑斓。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20《讲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