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飞豹冲天背后的秘闻(2002年11月18日)


  

  飞豹,是中国第一架完全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公开亮相于国人眼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大庆那天。在亿万人瞩目中,它以难度极高的六机箭形编队,米秒不差地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整个亮相过程仅仅短暂的5秒钟,可极少有人知道:这5秒钟的背后,曾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故事?

  一、惊险着陆

  就在阅兵十天前的1999年9月20号,突然出了件让飞豹研制人员很揪心的事。

  那天飞豹成功演练后返回,第一架飞机安全降落,紧跟其后的第二架飞机即将着陆时,前起落架却还没有放到位,情况非常危险,搞不好会机毁人亡。地面指挥员和跟飞的技术人员见状惊呼:起落架没放到位,起落架没放到位……

  可飞机巨大的轰鸣把喊声掩盖了,飞行员毫不知晓。顷刻之间,飞机向地面俯冲下来……主起落架着陆了,前起落架没放到位,巨大的惯性使前俯的机头在跑道上擦出一片火光……飞机终于停下趴着不动了。人们纷纷围拢上去,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机头严重擦伤。

  这架飞机十天后将参加国庆阅兵、飞过天安门上空,编号已经报上去了,现在机头严重受损,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抢修好!

  一道急电,传至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经紧急研究后,该所立即派出著名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龚鑫茂副总设计师前往主持修复工作。

  在赶赴抢修飞豹地的专机上,龚鑫茂紧张地思考着:怎么能尽快修复机头受创的飞豹?他想了很多方案,可根据现场观察的情况看,修复的难度比他在飞机上想像的要大得多。常规修复需要两个月,这架飞豹是不可能按常规来进行修理了。如果换一架飞机参加检阅的话,又来不及训练出飞行编队的完整效果。因为每一架飞机的性能不完全一样,精度要求非常高。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脾气和性格特点,要仔细地摸透它,才能精确地掌握它。为了执行这次国庆检阅任务,英雄的航空兵部队将这组飞机编队训练了一年,飞了2000多个起落,是研究所8年试飞总数的两倍。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已对它非常熟悉了,且飞机的编号已上报中央军委,不能再改变了,所以只能想方设法地进行修复。

  龚鑫茂副总设计师在现场反复查看飞机的受创情况,在修复部位用粉笔划上线,绘制修复草图。在修复过程中,专家们打破换机头的常规修复方法,把飞机受伤部位切割下来,用新部件严丝合缝地填补、焊接上去……经过大家几天几夜不间断地紧张努力,终于使这架受伤的飞豹在国庆前夕重返蓝天。

  当研究人员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亲手修复的飞豹,和其它几架飞豹一起,队列整齐地飞越天安门,顺利完成了阅兵任务时,大家一片欢腾地沉醉在用一年心血换来的成功喜悦中。而现场坐镇指挥的詹孟权副总设计师悄悄离开了欢乐的人群,回宿舍拿上自己的行李,到火车站买了张站票,上了南下到上海的火车。此时,大家才知道他八十多岁的双亲,已病重住院一个多月了,而他却在远隔千里之外,为了完成飞豹的试飞和修复任务,恪尽职责、呕心沥血。忠孝不能两全,他硬是把年迈父母患重病的事埋在心底,大功告成后才悄然离去。

  二、任重如山

  1999年国庆阅兵之后,中央军委把改进飞豹的任务交给了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要求只用常规时间的一半。如现在设计一架飞机需要5年,上级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两年半。立下军令状,大家感到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遇;却又觉得压力很大,心里沉甸甸的:这么短的期限,这么大的改进难度、这么高的技术台阶,一步就要跨越到国际水平。军令大如山,完不成任务就要成为历史罪人。大家一致表示:不惜一切完成任务。

  飞豹有6万个零件,20万个标准件,用手工绘图,设计的每个零件都要画主视、俯视、侧视三张图,常常需要反复修改,第一代飞豹就是这样用了整整10年设计出来的。这次若仍如此,肯定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所长黄强决定成立一个攻关组,由国际计算机专家吴介琴挂帅,采用国内在飞机设计上从没用过的电脑三维设计法。先用4个星期,选取飞机上具有代表性的曲面外形复杂的进气道03段设计,拿出真东西来。

  研究所的小伙子们雄心勃勃地开始了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攻关。因为只能靠自己,所以每个攻关人员的工作量都非常大,白天要在设计中发现、解决问题;晚上要向所里其他人员交流、传授和推广。几乎是一天24小时连轴转地工作。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努力,软件应用问题终于解决了。到攻关后期的最后两周,攻关面临着最大的难度:采用了三维设计,加快了设计进度,可很多传统的零件加工厂不完全是用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来加工零部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传统方法加工。由于生产手段跟不上,有一部分还要看传统图纸,又得回过头把三维设计翻译成原始状态的二维图纸。可计算机过不了从三维设计自动翻译成二维图纸这一关,不是多线就是少线。眼见时间一天天缩短,怎么办?

  三、痛失英才

  攻关在把三维设计自动翻译成二维图纸的这个关口卡住了,当时所长和总设计师、型号总师等几个主要决策者,召集大家开动员会。攻关组几个小伙子的表态,让大家深受感动。有个刚谈恋爱叫刘小飞的小伙子说:我就不相信外国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我一定要把它攻下来。攻不下来我就不见我的女朋友!

  攻关组挂帅的吴介琴今年54岁,他在德国工作期间,设计的软件被世界上称为吴氏程序。他肩上的压力大、责任重,黄强每天晚上都要问他:今天进展如何?最后他半开玩笑的说:黄所长,你别再逼我啦,你再逼我我就要跳楼了。攻关组的小伙子们跟着说:吴总,你要跳楼我们跟着你一起跳。大家只知道心急,可不知道吴总的身板已经到了快支撑不住的地步了。吴介琴和小伙子们一起没日没夜地干,默默无声地干,终于积劳成疾,住进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到现在还没有出院。

  记得那天半夜11点钟,三维变成二维的精美图纸,吴介琴兴高采烈地像个孩子满走廊跑着大喊:看哪!图出来啦,图出来啦!跑到所长办公室向黄强报告,又跑到攻关组向大家公布……大家听了欢呼雀跃一片沸腾!

  因为负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黄强手捧这张三维变二维的图纸,看了又看,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表,他看着眼前的这位老副总师,这位国际型专家,满头乱糟糟的白发,双眼布满血丝,脸庞浮肿带青……加上那欣喜若狂的失态神情,仿佛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绝处逢生的感觉。

  2000年的9月26日,研究所的三维无纸设计,从计算机网络上传到了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按这个图纸生产加工出了第一个零件——一个飞豹飞机上的1米多长的关键部件。经检测完全合格,百分之百可以装机。它标志着国内无纸设计从此诞生了!大家都欣喜异常!

  而就在这一天,研制飞豹飞机的另一名负责设计和生产的工作组组长龚鑫茂副总设计师与世长辞了,永远地告别了他执着一生的实验室和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们。那一刻,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听到无纸设计成功了,兴奋得无以复加,对身边守候的女儿说:我昨天晚上就梦到了,真不简单呀!过度的兴奋导致病情加重致使病危,下午5时被送进抢救室。晚上8点,黄强打电话问候,得知龚鑫茂还没出手术室,马上和党委书记沈长河赶到医院。一直等到半夜12点,才从手术室把龚鑫茂接出来。当时龚鑫茂全身插满了管子,身体全靠体外循环。从手术室出来,他的身体还是热的,就是没有醒过来。大伙儿通过电梯把他送回了他的监护病房。此时,龚鑫茂的身体开始慢慢变凉,慢慢变凉,就再也没有醒来……

  四、惊世成果

  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人之一的龚鑫茂就这样去世了。凌晨点30分,大伙儿自发地出去敲开店门为他买回了寿衣。龚鑫茂患的是胰腺、肝等部位的重症,整个内脏已失去了功能,肉体上痛苦异常。可在给他换衣服时,他面部表情非常安详,从中看不到一点痛苦。睁着的眼睛里露出一种完成了任务后的欣慰,似乎仍在关注着飞豹的不断完善,关注着祖国战机的发展。黄强含着热泪,一下一下亲手为龚鑫茂梳齐了那略显散乱的灰白头发,梳理着这一根根曾洋溢的智慧和理性活力的发丝……梳完后,大家一起含泪把龚鑫茂送到了太平间。

  医生狠狠地责怪所领导:为什么不早点把他送到医院来?这是积劳成疾呀,长期负重工作累死的!住院才11天啊……实际上,在这之前,所领导就已发现龚鑫茂的身体不行了,几次劝他住院,可他坚决不肯,一心牵挂着改进飞豹的攻关:等任务完成后,我一定去做手术。等他实在不行了,被大家强行送进医院后,医生诊断出:他的胰腺糜烂坏死,肝脏萎缩成一团,像个拳头一样。入院太迟,耽误了治疗时间。

  所领导为痛失英才既自责又不舍,他们一个个泪流满,心酸不已。

  龚鑫茂去世时年仅56岁,英年早逝!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女儿一直跟在身边照顾他。当得知那个好消息后,她趴在爸爸耳边轻声告诉他:“我们异地无纸发图很成功,百分之百符合装机要求……”她看到爸爸听了她说的话后,弯起嘴角笑了。这个喜讯一直激动着当时已无力说话的龚鑫茂,那一整天,他的精神都很好。见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女儿非常高兴,没想到半夜时,龚鑫茂的心跳加快,血压降低,直至被送进了抢救室……终于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异地无纸发图的成功,让他那根一直紧绷的心弦一下断了。十几天来他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

  龚鑫茂走了,与他一起生活、工作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们都难过地为他送行。2000年10月3日开追悼会的那天,去吊唁的人把能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都站满了。研究所的人对他非常敬重。所领导估计很多同志要去参加追悼会,为不影响工作,规定每个专业只派一个人,每个室只送一个花圈去。那天追悼会上光花圈就送了三百多个,研究所送了30个,其它全是外单位送的。其中有他的同事、学生,还有省、市领导及部队送的。那天是假期,人们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这是研究所4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追悼会,大家悲痛得泣不成声……很多人哭喊着:“龚总,你不该走啊!我们现在的任务离不开你!”人们非常惋惜,飞豹的设计任务正在攻坚阶段,离不开龚鑫茂这样的高水平专家啊!

  龚鑫茂去世了,龚鑫茂的精神是飞豹精神的缩影。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发扬飞豹精神,继续完成后面的攻关工作。

  研究所终于攻下了国内全机的三维数字化设计难关。CATRIA软件的创始人,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副总裁伯纳德先生,听说此事后发来传真,竟用了三个感叹号表示惊叹和祝贺:这在国外要用三到五年时间,而你们一年时间就拿下来了!中国人,了不起!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