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六天五夜的较量(2002年10月28日)


  

  “不要让记者上去!”“你们赶快放下武器投降,听见了没有?”“放下武器,赶快投降!”一阵阵高亢凛然的喊声震撼着雪域茫茫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一伙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哆嗦着举起了双手……

  这是两名摄像记者全程跟踪拍摄记录的七名森林公安人员,在六天五夜中追捕盗猎分子真实场景的一个片断……

  一、星夜出发,小分队秘密进入西可可里腹地

  2001年12月7日中午,青海电视台36岁的记者郑太红,接到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电话,说他们发现了重要线索:有个盗猎团伙进入了可可西里盗猎,他们准备组织一个小分队进入可可西里,对盗猎分子采取相应行动,请电视台派记者随行采访。郑太红向领导汇报后,台领导派他和同台记者曹鸿铭一起前往。

  对郑太红来说,这次采访是他渴望已久的。虽然在青海电视台已工作5年了,可他从未有机会到自己梦想中的可可西里去进行采访,5年的记者生涯,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可西里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事情,总希望自己为藏羚羊的保护工作做点什么。

  当天下午,郑太红及有关人员一行坐火车从西宁到了格尔木。可可西里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情况,具体布置了行动:这个盗猎团伙是11月中旬进入可可西里的,具体有多少人、携带着多少武器,暂且不详,小分队的任务就是阻止他们盗猎藏羚羊犯罪,并将他们予以捕获绳之以法。

  为了避开盗猎分子的耳目,防止走漏风声,不让狡猾的盗猎分子窥测到小分队的行动,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局领导决定小分队当晚出发,连夜赶至目的地。其实,这个行动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就是在保护区里巡逻的森林警察,也是临时才通知他们:请他们随时予以支援、配合,所以这个夜间行动非常秘密。

  郑太红与记者曹鸿铭及七名森林公安人员一起,乘坐三辆吉普车向可可西里腹地前进。由于条件有限,他们只携带了两只步枪,吉普车也是最简陋的那一种。途中,为了随时应付突发情况,大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许打瞌睡;车与车之间要拉开距离,不能开车灯,以防被盗猎分子发现目标闻风而逃。郑太红和曹鸿铭怀抱摄像机,准备随时抢拍。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面积为四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到5000米之间,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这里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平均气温零下30度。每年这个季节,都是盗猎分子进行非法盗猎最为猖獗的时候。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森林警察,为了严厉打击盗猎分子,在每年冬季都要进行集中巡山。队员们在长期高寒的工作环境里,已练就了钢筋铁骨;而对于初次进入无人区的记者来说,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他们不堪忍受。

  郑太红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疼欲裂,口干舌燥,特别是呼吸困难,简直就是喘不过气来,脸和嘴唇憋得乌紫乌紫的,而且呕吐不止……那天晚上,他经历着36年来的诸多的第一次:承受着36年以来最痛苦的煎熬,留下了36年来最难忘的印象,见到了36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二、暴风雪中,记者的手冻僵了,嘴里的舌头硬得像石头

  此次到可可西里无人区去跟踪采访拍摄录像,对郑太红理所当然地是一次严峻考验,是对他的生存、生命、包括心态的一次严峻考验。

  郑太红从小生活在湖南,他的故乡是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可从小时起,他便向往着地理课本中描述的祖国西部的那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太红在大学学师范,毕业分配时,他想:我一定要去那个地方,我不希望留在湖南。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他自愿报名奔赴青海。报名之前他没跟家里人说,被批准了后才告诉了父亲。见儿子如此重大的选择不与自己商量,而且要离开家人、故乡去那么远的地方,今后将少有相见机会,父亲气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吐出了一句:那好,你去吧!此后一年多,父子俩的关系都非常疏远。郑太红终于来到了梦中的青海。从湿润温暖的南方到干燥寒冷的北方,郑太红在青海经历了多方面的考验,他毅然做了十年中学语文教师,又自愿当了一名记者。

  这次进可可西里,对郑太红来说,有很多未知数,不知道后面到底会怎么样。临走时,他郑重地向家里交代说:我要到可可西里去了!好像永远不回来似的。他总想用自己的作品,告诉那些从未来过青海的人:青海是个怎样的地方?现在他终于有机会用手中的摄相机,摄下青海的另一个侧面:在高寒地带的可可西里,我们的森林警察冒着生命危险,在打击着盗猎藏羚羊的犯罪。

  此时,在这个高原海拔4000多米地方,暴风雪呼啸奔腾,郑太红不知道它有多少级:八级、九级还是十级?狂风席卷着雪花漫天飞扬……汽车逆风而行,举步维艰,车轮在绵软的雪被里缓缓转动,慢慢吞吞的,还不时地掉进被大雪覆盖的坑洼里,大家经常下来推车,狂风吹着雪花夹杂着雪粒冰雹,像石头一样打在脸上,疼痛异常。人们在风中站立不稳,双手紧紧地抓住车身才不至于被狂风吹跑;高原上本就缺氧,暴风雪又铺天盖地的迎面扑来,推车人的呼吸就更困难了,一个个的脸颊全是黑紫的,大伙儿都不敢看相互的脸色了。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郑太红和曹鸿铭抓紧时机,开始了跟踪采访的拍摄工作。可他们没想到寒冷给他们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双手一伸出来扛上摄像机就冻僵了,十个手指不听使唤,戴上手套也不行,有时按下开关开始录像,后来回去剪辑节目时才发现根本都没开,好多镜头都没拍进去;进行现场采访解说时就更难了,嘴冻僵了,舌头都硬了,口腔里好像不是舌头而是石头,怎么说都说不利索,断断续续地说出几个词来,既不连贯又不清楚……

  进入可可西里第三天了,仍没有发现盗猎分子的踪迹。郑太红一行一边跟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较量:砸冰取水,化冰取水,烤饼吃饭;一边争取在食物和燃料用完之前,追捕到盗猎分子。

  在四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进行搜捕,不知道盗猎分子的具体位置,这使追捕小分队有点茫然无措,要尽可能的缩短与盗猎分子的距离。大家分析:以前,这些盗猎分子基本上都是在可可西里的中心地带肆无忌惮地活动,经过有关部门多次卓有成效的打击后,他们害怕了,收敛了许多,转移到那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去了,多半在青海、西藏、新疆的交界处。这些地方是人迹罕至的管理盲区、黑三角地带,地形非常复杂,便于隐蔽躲藏。盗猎分子可能流窜到了这个交界处附近一带活动。小分队向那边进发,沿途观察,寻找线索。

  三、追击途中 被盗猎的藏羚羊尸体触目惊心

  一连几天,小分队的汽车都是跑一阵就停一停,车上的人便下来四处观察搜寻。第三天下午,追捕车跑了一阵后,照例下来七八个队员到四周观察情况。突然,一个队员喊道:这里有情况!队员们跑去一看,雪地上有些乱七八糟的脚印,还有一些小口径的子弹、烟头。大家非常兴奋,好像捡到了宝贝一样。在可可西里这高原雪域腹地追踪了近三天,一直没找到线索,如此下去,不知要走到何时何处?放眼四望,极目所视,皆是一片辽阔雪原,苍苍茫茫,不见路径,了无人烟,突然发现这些东西,让人怎不兴奋异常!幸亏是众人下车四散搜寻,才发现了这些踪迹。若驱车疾驶,定是一晃而过了。这些线索很有价值,可能是盗猎分子留下的,他们是哪些人,有多少人?都是个未知数。大家稍作商议,决定加速追赶,越快越好。

  因为在这三天中,他们看到的景象触目惊心:一堆堆血肉模糊的藏羚羊抛尸路旁,惨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谁能想象,一个个活生生的动物被剥了皮之后,在血淋淋地抽搐阵颤,是什么感觉?那些被盗猎者活剥了羊皮后在严寒中冻僵的藏羚羊尸体;那些还在吃着被枪杀的雌羚羊奶的小羚羊,满嘴鲜血,它不知道母亲已经死去;还有的羚羊胎儿冤死在被枪杀在母羚羊的腹中……它们都在无声地控诉盗猎分子的暴行:每年不知有多少藏羚羊被这些穷凶极恶、利欲熏心的盗猎者枪杀……

  虽说发现了盗猎者的蛛丝马迹,要真正找到他们却非易事。直到第六天中午11时许,行进中的反盗猎小分队突然发现前面有车辙印,大家心头一振:离盗猎分子不远了,隐约感到一场战斗就要打响,一场生死搏斗即将展开。郑太红和曹鸿铭也摩拳擦掌:要充分履行记者职责,如实地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包括那些不可预料的危险场面。

  为了保证胜利完成任务,一个不少的擒获盗猎分子,大家做了较为周密的部署:所有人分为三个组,仅有的两只枪两个抓捕组一边一支,郑太红和曹鸿铭为摄像组。只要发现了盗猎分子,两个抓捕组就分头从两边包围上去,摄像组在后面拍摄。小分队领导对郑太红和曹鸿铭及大家提出严格要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其他队员们皆有同感:到那时你们就不要太靠近了,不然太危险了。郑太红和曹鸿铭口里答应着,心里却想:在最关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决冲上去,要拍到最真实、最精彩的镜头。

  四、短兵相接 一网打尽盗猎团伙,纪实录像获褒奖

  小分队按所作部署继续向前搜索。中午12点多,发现前面有两辆汽车——目标终于出现了!大家既紧张又兴奋,用对讲机相互联系:各就各位,按计划行动!那两辆汽车发现后面有追兵,忙慌张地加速逃窜。小分队的两辆汽车也加速分头包抄上去;郑太红和曹鸿铭扛着摄像机坐另一车紧跟其后追了上去。

  为了摆脱小分队汽车的追击,盗猎分子慌张地驾车狼狈乱窜,手忙脚乱地把车开到了一个乱石坡上再也开不上去了。眼见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他们惊恐地弃车而逃,一个个像受惊的兔子,撒开脚丫子翻过一个小山包不见了。

  由于地形不熟,情况不清,小分队只有两支枪,不知对方有多少枪,不敢贸然冲上去,就隐蔽着向对方大声喊话: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反复喊了多次,盗猎者没有动静,小分队朝天鸣枪警告……隔着小山包,双方僵持了约一个多小时。一时间,空气好像都凝固了!在这个高寒的无人区,周围一片死一样的寂静,只有小分队警察间或的喊话声和枪声在寂寥的空旷里回荡……

  在死一般沉寂的无人区里,小分队队员们潜伏在冰天雪地里,与盗猎分子对峙着,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下来,小分队领导一看势头不对,再这么僵持下去天就黑了,一旦夜色笼罩,将会给抓捕行动带来更大困难。夜黑风高,更有利于盗猎分子逃匿,而不利于小分队的追捕。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小分队兵分两路左右包围上去,悄悄越过小山包,向盗猎分子的藏匿处摸去……

  郑太红和曹鸿铭也扛着摄像机轻轻地跟了上去……

  小分队员摸到盗猎分子的隐藏处,出其不意冲上去,突然现身对他们大喝:“放下武器,举起手来!”“听见没有,放下武器!”有的盗猎分子在警察的威慑下,放下了武器,趴在地上哆嗦不止;有的盗猎分子作垂死挣扎拼命反抗,与警察扭打在一起;还有的盗猎分子不甘束手擒,拔腿就跑,警察紧跟不舍……

  小分队队员们用最快的速度,对盗猎分子进行了围剿,经过十几分钟的搏斗,最终将四名盗猎分子一一制伏,缴获小口径步枪一支,子弹500多发,藏羚羊皮518张,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抓捕任务。

  整个追踪、抓捕、搏斗过程,全都被郑太红和曹鸿铭的摄像机尽收镜头之中。他俩和小分队一起凯旋而归!此片的拍摄是我国媒体首次对打击盗猎藏羚羊进行的全面跟踪拍摄,它真实表现了森林警察们艰苦危险的抓捕工作,揭露了盗猎分子的凶残和狡猾。该片播出后,四名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郑太红和曹鸿铭冒着生命危险跟踪采访拍摄的报道,荣获了中国新闻奖。

  片中的七名森林警察目前仍坚守在茫茫的可可西里高原雪域,为保护藏羚羊而继续努力工作着。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