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热泪和爱心温暖了凉山(2002年10月21日)


  

  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地区和平解放,彝族人民摆脱了数十年的奴隶制统治,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等各种原因,至今在凉山州,仍然有12个贫困县。

  1997年,《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参加百名记者扶贫团,来到四川省西南部的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没想到的是,因为那里的贫困,她竟从此和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系列报道牵动万缕真情

  那里的贫困真是超出张俊兰的想像。无论是记者,还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到了那里都不会平静,不可能无动于衷。那里的老人都和张俊兰父母岁数相当;那儿的孩子也和张俊兰的女儿年龄相仿,可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却与张俊兰家人相距甚远。从凉山回到天津后的那段时间,是张俊兰一生中最难过的日子:她满脑子都是凉山见闻的深刻印象,如影随形,无论如何都摆脱不开,好像她的魂魄已被留在了凉山回不了天津了。

  张俊兰在凉山见到一个叫扭有科的孩子,他小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拉扯着他和哥哥艰难度日。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县民族中学,母亲把家里惟一值钱的一头耕牛卖了800元钱,一分不差地交给中学校长说,这800元由你安排,让孩子省着用,花完了我就没别的办法了。张俊兰认识他时,正是他800元钱用完之时,下学期他就不来上学了,他家里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了。张俊兰为这个可怜的孩子心痛不已。

  凉山失学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即使坚持到中学毕业考上中专,因没钱,只能看着开学报到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又一天天过去,录取通知书在手里攥成一张张废纸。

  张俊兰把内心的情感凝聚笔尖,倾注到她写的报道中。

  连续五天的《天津农民报》,刊载着张俊兰采写的《凉山纪行》系列报道。她在凉山的所见所闻,她对凉山彝族同胞的深切关爱,在天津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刚发出第一篇报道,就接到读者电话;第二篇发出后,电话更多;第三天、第四天,电话成倍数地增长……连续5篇报道刊出后,读者的电话、来访没中断过。张俊兰每天8点钟一进办公室,就得不停地接听电话,不断地接待来访的读者,有时一直忙到夜深。

  张俊兰的牵挂成了读者的牵挂,张俊兰的心情成了读者的心情。每个读者都在电话里或来访时表示,要为凉山人民做点什么。他们有的寄衣服、食物,有的寄药品、捐款,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凉山彝族同胞深切的同情和发自内心的关爱。张俊兰那本厚厚的读者来访、来电的工作日志上都记满了,还没记全。报社领导依据读者如此高涨的扶贫助贫热情做了个计划,跟读者达成共识:募捐集资在凉山建一座希望小学。

  但这么一大笔钱款能否筹凑齐呢?

  二、背着鼓鼓囊囊的希望二进凉山

  凉山孩子的窘困,牵动着千里之外的天津读者。出乎张俊兰意料,仅三个月时间,建校款就凑齐了。报社收到读者捐款16万多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天津市及周边农村的中、小学生省下自己的早餐费、零用钱,一块、两块,甚至几角几分地捐出来的,没有一笔是万元以上的大额捐款。

  众多的捐款中,有一笔最让张俊兰感动。有一天,她收到一个大纸包,里面全是零零散散的小额面值钱币,张俊兰和同事们整整清点了一上午:一共5000多元。这是天津蓟县库区的百姓捐来的,他们在附言中写道:读了你的报道,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凉山的地方,有这么多彝族同胞在过着这么贫困的生活,我们的日子也不富裕,但大伙儿还是你几元、他几元地凑了这些钱捐给凉山的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多么朴实善良的乡亲呵!张俊兰和她的同事们一边清点着那些零币,一边悄悄地抹着眼泪。

  有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学教师,她得知扭有科的遭遇后,把自己连封条都没折的第一个月工资,就如数地交给张俊兰说:这全部给扭有科,帮助他读书。这个女教师多年来一直不愿披露自己的名字,张俊兰只能说她姓金。

  还有一个热心的天津读者丛荣平,她拖着病体走进了张俊兰的办公室。张俊兰初见她时大吃一惊:她是个淋巴癌患者,已做过一次手术了,右颊上有道很明显的疤痕。她说:她是流着眼泪读完了张俊兰的报道,非常同情那些凉山的孩子,她留下500美元,专门用于捐助两个读不起书的穷孩子。看着被病魔折磨得变了形的丛荣平,张俊兰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是个有着怎样胸襟的善良人啊,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却拿出有限的钱款捐助他人!她又一次代凉山的孩子为好心人的义举流下了感激的热泪。从那以后,张俊兰每次去凉山,丛荣平都会打电话嘱咐她:别忘了给那些读不起书的穷孩子拍照,记下他们的姓名、地址回来给我,咱们一起想办法,多帮一个是一个。

  为了感谢这些读者,《天津农民报》刊出了“爱心榜”,详细地列出每一笔捐款:几十元、十几元,甚至几元,都凝聚着天津读者的爱心。

  1998年初,张俊兰带着16万多元的建校款和众多读者的嘱托,二进凉山。她的背包里满满当当地装着读者委托她带的一笔笔扶贫款以及一件件包裹、文具,这都是分别送给她在报道里提到的那一个个贫困的孩子的。

  在欢迎的人群中,当地县长和两个彝族姑娘一起,托着一套非常鲜艳的彝族盛装,对张俊兰说:我们代表全县人民,把这套服装送给你。他们知道:张俊兰上次到凉山采访时,在街上对出售的彝族服装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很想买一件,可已将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一位贫寒的彝族老妈妈的她,只得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所喜爱的彝族服装。这情景被陪同她的当地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这次张俊兰又来了,当地群众热情地一定要她收下这套彝族服装,这深情厚意使张俊兰终身难忘。

  张俊兰带来的16万多元的建校款,已在筑砌着凉山希望小学。有了这么多充满爱心的天津读者,凉山上那些因为贫困而不得不离开课堂的彝族孩子,将又有了重新读书的机会。

  三、有了新学校却不见上学儿童

  1998年8月,《天津农民报》读者捐资筹建的凉山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张俊兰第三次来到了凉山。

  在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阳光灿烂,天蓝云白。全校的孩子那天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裳,聚集在学校的操场上,张俊兰和校领导等有关同志坐在一起。身后,就是刚建起的新校舍。校领导聘请张俊兰做希望小学名誉校长的真诚心愿和师生们向张从兰表示衷心感谢的热烈气氛,即使是作为记者的张俊兰,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就在这时,全校师生再次把一套彝族服装送给张俊兰,并请张俊兰当场穿上。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张俊兰穿上那套漂亮别致的彝族服装,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照相合影。这是她觉得最珍贵的合影,照片上孩子们一张张嫩稚的脸颊,绽开甜美的笑靥,令张俊兰感到无比欣慰。张俊兰进凉山这么多回,很少看到孩子们如此地喜笑颜开,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更别说享受过这么漂亮的校舍、这么好的桌椅。

  典礼结束,张俊兰回到临时住处关上房门,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情不自禁如喷泉狂涌。说不清是为学校的建成喜悦,还是为过去读不起书的孩子们难过?抑或是为领导和师生对她热情的赞誉而感动?那眼泪只是酣畅淋漓地流个不止,正哭着,有人敲门。

  门一开就关不上了——不断有人来访。大家都表示对张俊兰的精神和行为感到敬佩和感谢。面对这么多人如此热情的问候和关注,张俊兰激动的泪水,又一次从刚擦拭干净的脸颊上滑落下来……这是理解和幸福的眼泪呵!泪眼朦胧中,进凉山以来经历的一幕幕情景:美丽的山水、贫困的乡民、孩子们读书的窘迫,自己和同仁们在扶贫建校这3个月里的努力;一个个读者的故事,一张张热情的面孔,一笔笔由衷的捐款……像过电影一样在张俊兰脑海里相继涌现……

  《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托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它的落成,使100多名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了课堂。让张俊兰没有想到的是,一年之后,凉山的孩子再次让她牵挂。

  1999年8月,整个学校的孩子,都因无钱交费而陷入不能入学的困境。虽然孩子们读小学不用交学费,但即使是数额不大的书本费,也是许多人家的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给一个孩子交一学期的学费,一般的家庭要得半年至一年才能攒够。在此之前,某工商联向布托县承诺:要包全校学生的书本费用,而且一包五年。一听说五年的学费都有了着落,当时那些学生家长欢喜异常。可临到希望小学这学期准备开学要报名交费时,这个承诺给孩子们交5年学费的单位突然说:由于种种原因拿不出这笔钱了。一时间,让这些刚觉得在学费的问题上松一口气的学生家长措手不及:这下到哪去筹集孩子的学费呀?

  消息传到张俊兰耳中,她非常难过:千辛万苦建起了寄托着那么多读者厚望的希望小学,崭新的校舍本应敞开宽阔的胸怀,迎接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在这里畅饮知识的玉液琼浆,没想到全校的学生都无钱交费辍学不能到校,张俊兰几乎不敢想像崭新的校舍、教室被空置的冷冷清清的那种情景,她愁肠百结,吃不好睡不香。

  四、患者临终前的惊天善举

  为了让孩子们入学,张俊兰又四处联系给孩子们筹集学费。

  这次帮助凉山孩子的,仍是那个热心的天津读者丛荣平。得知凉山希望小学全校学生因无钱交费而面临失学的消息时,丛荣平已是癌细胞全身扩散、转移而日趋严重了,她仍坚持带病古道热肠地为这事操劳奔忙,她对心急如焚的张俊兰说:你不要担心,如果我去北京住院了,我家里人会继续帮我想办法的。

  果然,丛荣平言而有信。一天下午,张俊兰突然接到丛荣平的丈夫孙先生打来的电话,说丛荣平有重要事找她。张俊兰按孙先生说的电话号码往北京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丛荣平说,她从一个叫沈力良的美籍华人朋友那里得到一笔5000美元的奖学金,沈先生准备将这笔钱用于国内捐助凉山的穷孩子读书。当时张俊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脱口而出:丛大姐,这不是做梦吧?这不是梦,这是实实在在的5000元美金,这是善良人的一颗火热的心啊!大凉山孩子们的命运,不仅牵动着张俊兰的心,也牵动着无数的像丛大姐这样善良读者的心!

  一个月后,张俊兰第四次到凉山,为孩子们带去那5000美元的捐助款。真是雪中送炭哪,孩子们在初秋辉煌的阳光下,如愿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凝聚着无数善良热情人们心愿和祝福的崭新教室。

  而在这个喜庆时刻,古道热肠的丛荣平却离开了人世,她没有看到这一天,但她一直盼望着想看到这一天。她用生命的余光照耀着凉山穷孩子的求学之路!听着张俊兰讲述丛荣平身患癌症为希望小学奔忙募资,而在学校开学之时不治身亡的故事,师生们都感动得泣不成声……纷纷表示:一定要实现丛大姐的心愿,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凉山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从一进凉山开始,张俊兰的生活就注定要和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几年来,张俊兰觉得自己像纽带和桥梁,一端连接起那些读不起书的凉山的穷孩子,另一端连接起许许多多的古道热肠的广大读者;因为有了这些读者,助贫办学的事才能一直持续下来。

  如今,张俊兰所有的业余时间,仍用在了为帮助凉山失学的孩子奔忙操劳上,和她一起的还有那些热心的读者。他们虽然不曾亲自到过凉山,但把爱的阳光永远播撒在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