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从草窝里放飞金凤凰(2002年8月15日)


  

  七年前,一位普通的女性皎秋萍,面对一片荒草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学校。三年后,这所曾经尴尬一时的学校高考升学率竟然达到85%!

  一、面对萋萋荒草她发出疑问:有狼吗?

  199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西安西工大附中校长皎秋萍,接到上级的调令后,赶往她新的工作岗位——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一中。

  途中,她想象着这所开发区新中学的壮丽景观:绿草茵茵的校园,整洁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实验楼……可当她来到校址前却惊奇地发现:等待她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此时,皎秋萍在这块暂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徜徉、思考,在心里规划着未来学校的美景。她从这头走到那头,高深密集的荒草把她的人都淹没了。她想:这里会不会有狼?要是现在来只狼的话,那真是喊天天不应——四周都是一望无边,看不到头的荒地。

  那年皎秋萍55岁,在此之前,她是西安一所特别好的学校的校长。她曾获得过许多国家级有关教育方面的荣誉。如今在这样一个年龄,她接受了这样一桩重任,这对她的人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那天夜晚,同事与家人都劝她:干了一辈子名牌中学的校长,亲手将数千名学生送进了大学,到了要退休抱孙子的年纪,何必还要从头做起?而且还要独自面对和承担种种困难及风险。

  最主要的是资金困难。建开发区时,国家、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从银行贷十万元启动资金,建了一栋楼,这就是开发区的办公室。皎秋萍真不忍心去找开发区,可从规划上看,学校的房子显然是不够的,如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等,当时都没列在计划内。要增建这些项目,首先得要有钱。学校偏偏又没钱。她和学校几位领导商量了一下:能不能向银行贷款?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开发区,得到了开发区的支持。学校就向银行贷款,银行提出要有人担保。因为学校还没建起来,皎秋萍找到开发区建设公司老总,他满口答应说:可以。将开发区的土地证交给皎秋萍拿到银行去作抵押。拿到了土地证,皎秋萍开始了陌生而又艰苦的跑贷款的日子。

  有一次在路上,她的胆囊炎复发了,病情严重,当即去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住在医院里,她心里老不安。那几天,是她的一个副手在帮她跑贷款。第七天时,他给皎校长打电话:皎校长,我跑不下来,你得赶快来,晚了影响工程进度,学校很多事就跟不上了。皎校长只好偷偷地溜出医院接着跑贷款了。

  大夫见病人不见了,非常着急,四处寻找,与学校联系后,才知道皎校长偷跑了,很有意见,说:你开刀缝合伤口的线还没拆呢。她说:我过两天来。结果一去无踪影。

  二、校长作家访 教师流泪了

  后来,医生们在学校的施工现场找到了皎秋萍。她带着开刀缝合后末拆线的身体,跑了不知多少路,才跑下了盖教学楼的贷款,接着又到施工现场督促施工。

  学校的房子建起来了,并不代表这个学校就建成了,还需要教师和学生,这才是学校真正实质的东西。可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上哪儿去找学生、找老师呢?当时皎校长感到困难的就是招聘教师和招收学生。老师还好说,因为开发区实行新机制,招聘教师的广告一出,报名的就有1000多人。学校挑选出100多人一个个谈话,他们从端铁饭碗的国家体制里,来到一个新的机制,面临着一个观念的转变,大约有一半人心存顾虑。在这项工作中,皎秋萍亲自参与选拔应聘的老师和教职员工。她心中有许多评判标准,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学生满意。

  当时,皎秋萍从上千名应聘者中,选择了50名老师。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校再也挤不出多余的资金来为教师们盖宿舍。让皎秋萍意想不到的是,老师们离开了城里的楼房,纷纷租着村里农民的房子开始备课。为了共同的理想,老师们和她站在了一起。

  建校伊始,有一条从学校通往村里教师宿舍的小路,皎校长在工作之余,总要抽空到老师家去看看。一个下雨天,皎校长又去看其他老师,小道上积满了雨水,皎校长走不过去了。仔细一看,水中有四、五块砖间隔着铺着,虽已被水淹没,但还能看见砖头影,皎校长就踩着砖头往前走。毕竟年纪大了,一脚没踩好,啪,一下就摔倒在积水中,脚踝被砖块硌得生疼。半天,皎校长才爬起来,忍着疼痛一拐拐地到各位老师家。老师们看到皎校长摔了一身的泥水来看大家,当时就激动得流泪了。皎校长说:老师们住在这儿的确很辛苦,暂时学校对不起你们……带着一身的泥水,她坚持走完了每一位教师的家。当她走完最后一家时,她的湿衣服已经冻成了硬梆梆的冰砣。

  三、万缕真情 却只留下16个学生

  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由于开发区新机制的吸引,老师有了。可那些学生到哪儿去招呢?

  当时招生是使皎校长和学校感到最困难的事。学校建好后,1995年秋天就要开学。皎校长记得很清楚:1995年6月16号那天,她到以前所任职的西工大附中,等他们把初中升高中的学生招完后,皎校长从录取剩下的学生中,挑了200名。因为当时高新一中是新学校,高中准备招两个班计100人。

  皎校长想:我挑200名,从中招100人该不会有啥问题吧?就租了四辆大轿车,把这200名家长拉到新学校去参观。家长们坐上车时还兴高采烈,带去一看后,个个都傻眼了——教学楼都起来了,可外墙还是水泥墙面,还没有贴瓷砖;因刚下过雨,整个院子里的泥巴踩得一塌糊涂……家长们问:皎校长,我们都是冲着你来的,这8月份能开学吗?现在都6月中旬了,还是一片泥巴地,瓷砖还没有贴上去,能开学吗?也有的家长说:我不能拿子女当试验品,你们万一开不了学,我们到时找谁呀?皎校长当时没法回答,她自己也在想能不能按时开学?

  结果,大多数学生看到学校还没建好,担心8月份不能按时开学,都不愿在这所学校报名就读。200名学生跑得只剩下16个人。这16名学生还是学校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做了很多工作才留了下来。200名学生最后留下了16名,然后学校在西安市找那些普通中学招剩的学生,把他们招来。大概100名学生,凑够了两个班;总算这个学校在八月份正式开学了。

  1995年8月30日那天,西安开发区的建设者和投资者们带着他们的子女,前来参加开发区第一所中学的开学典礼。人们为眼前出现的这一栋栋教学楼而惊讶:这是皎秋萍和她的同事们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建出来的。然而,让学生家长们的心里放不下的是这样的疑问:连进入普通中学都困难的孩子,在这儿能成才吗?

  面对他们的担心,当时皎校长提出一个口号: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果!要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当时还提出:实施成功教育,厚爱差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态度也还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太好,把这部分学生分给每个老师,一个老师一个,手把手地去教。从校长到会计到工作人员,每人都包一个学生,每周都要找这个学生谈话,以正面表扬为主,以此来激励这些学生的上进心。

  四、翩翩凤凰 从这里飞起

  那一年,在皎秋萍的记忆里,留下许多生动而鲜活的故事。

  教英语的吕建伟老师,也兼班主任,每个星期六她都给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当时她丈夫在新疆,她身边有个6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有次她把感冒了的女儿带到学校,她在四楼上课,把女儿反锁在五楼的一间房里。上午她一连上了4节课,紧张忙碌中居然把孩子忘了。到第四节课时,卫生员打扫卫生,在五楼走廊听见房里的小孩哭,就敲着门问:你是谁家的小孩?里面说:我是吕建伟的小孩。你妈妈呢?我妈妈在上课。那你出来吧。门反锁着,我出不来。卫生员跑下楼来敲吕建伟正上课的那间教室的门。教师上课最不喜欢中途有人敲门,吕老师把门打开,一看是卫生员,没好气地说:你找我干什么?我正上课呢。还没等卫生员回答,她就把门关了继续上课。下课了,她一开门,看到卫生员还等着,说:对不起,我刚才态度不好,因为在给学生上课,你找我有什么事?卫生员说:楼上房里锁着个小女该,是不是你的孩子?吕建伟哎呀一声:我怎么把小家伙给忘了!赶紧上楼去把门打开,女儿哭得一身鼻涕,还尿了一裤子,哑着嗓子通红着脸,吕建伟把女儿的额头一摸——正发烧。她一把抱起女儿哭了: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把爱都给了学生……

  就是带着这样的一颗爱心,皎秋萍和她的同事们,常常会为学生们需要的一本书,而走遍西安所有的书店;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取消了传统的打铃声,改为用音乐铃声打铃;没有适合这批特殊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师们就自己动手编写教材、设计教材。他们坚信: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身为校长的皎秋萍,也负责包了一名从农村来的从没有学过外语,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每天下班后,皎秋萍和他一起学习外语。她甚至抽不出时间去陪伴病重住院的老伴,而雇个人每天照顾他。老伴单位经常有人去看望他,可皎秋萍忙得连看老伴的时间也没有,只是几天去一次,就象礼节性地拜访。弄得医院的大夫问皎秋萍的老伴说:哪一位是你妻子,再来了给我们说一声,我们还不认识她。老伴把这话对皎秋萍说了。皎秋萍找到护士、医生,让他们认识,并解释情况说:我不是不关心老伴,确实是因为太忙,没办法,只能这样隔几天礼节性地来看一下。

  1998年7月7日,西安高新一中迎来了建校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在皎秋萍看来,被检验的似乎不是那些考生,而是她自己。那天,皎秋萍和老师们一块儿带队,把学生们送进考场。她在考场外跟老师们聊着天,等待着考试完的结果。那心情比学生家长还紧张,聊天都聊不起来,就在考场外转来转去,一直转到学生考完出来。待高考成绩一下来,大出学校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新高一中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有85%考上了大学,在西安市排第三名。

  当时有个叫赵敏男的女同学,到办公室来拿通知书。皎校长问她:赵敏男,你录到哪里知道不知道?赵敏男说:不知道。她当时对自己能否被清华大学录取也没把握。皎校长把通知书给她看后,她激动得一下把皎校长抱了起来,俩人都乐得喜泪横流!赵敏男说:校长,感谢你,给我创造这么好的条件。赵敏男很优秀,到清华大学后学习很好。2001年,清华大学选了四名优秀学生到香港去交流,其中就有她。后来她在大学入党了,也是学生会干部。

  西安高新区成立十年来,科技项目的开发和转化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一。从1995年起步阶段的16名学生,发展到目前拥有3400多名学生、240名教职员工的西安高新一中,已经为全国各大专院校输入了近千名人才,他们还实现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互派留学生项目,成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人才并在此创业和投资的重要因素。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