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沙漠里的女人(2001年12月18日)


  

  嫁到大漠深处独户人家的姑娘

  殷玉珍是陕西姑娘,质朴的民风孕育了她质朴的性格,她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好姑娘,容貌娟秀,农活又做得好,家里来说媒的人几乎踏破门槛。但是殷玉珍对自己的归宿十分谨慎,面对媒人天花乱坠的描述,她经常一笑置之。(图为殷玉珍)

  大家都以为金凤凰肯定要拣高枝儿栖,可谁也没想到殷玉珍竟嫁到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去了,而且,婚事的介绍人竟是她的父亲!她的婆家是内蒙毛乌素沙漠中惟一的一户人家,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和陕西北部交界,大约为25000多平方公里。而年轻的殷玉珍只知道内蒙古有绿色的大草原,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快乐地踏上了去婆家的路。沙漠中车辆寸步难行,殷玉珍带着对未来甜蜜生活的憧憬一路步行而来。

  经过一路风尘,殷玉珍终于到了她在沙漠中的家。一眼望去黄沙茫茫,四野不见人迹,就在这片沙漠中,有一孔地窨子,就是她的家——她的新家!低矮的房间根本不容一个人直着进入,必须猫着腰低着头钻进去,房间里的炕比单人床还窄,躺下时半截身子悬空。丈夫白万祥和他二叔相依为命,二叔身体不好,长年在沙漠中休养,白万祥为了照顾二叔,也不得不长年住在荒芜的沙漠中,他们吃的是草籽、死猪、死羊,住的是地窨子。白万祥看着新媳妇,幸福地傻笑着,殷玉珍却一点笑不出来,面对眼前这个破落的家,她全然失去了主意,心中只有无助和酸楚。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开弓没有回头箭,殷玉珍明白这个道理,她想:先在这个地方落脚,尽自己的所能将这个家收拾得体面一些罢。

  别人留下的脚印让她兴奋不已

  真正面对起来却并不简单。殷玉珍除了丈夫和病弱的二叔,再也接触不到别的人,40多天过去了,她几乎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每到深夜,她难过得辗转难眠。

  一天,殷玉珍无意中在沙子上发现了一个陌生人的足印,好像是不久前留下的。她高兴得眼泪立即涌了出来,她放下手里的活,撒开脚往前跑,希望看到有别的人。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追过了几道山梁,殷玉珍始终没有看到人影,她站在高处不甘心地张望着,最后不舍地慢慢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落泪……

  殷玉珍又返回到脚印旁,她向它注视良久,返身回到房间拿来一个脸盆,把脚印扣好。每天干完家务,殷玉珍总会抽空来到脚印旁,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掀开脸盆,看着这个不知道是谁留下的脚印,不免又是一番落泪。

  可是沙漠中随时可能刮大风,在一阵风中,盆被掀开了,沙尘把脚印掩埋了。等殷玉珍再来的时候,她惊呆了,好像某种支撑又失去了,她一下子坐在沙地上号啕大哭。回到家里,整整7天,她不吃东西,只是不停地哭,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儿来这么多眼泪,自己为什么这么脆弱。泪水带走了心中委屈和抑郁,殷玉珍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让泪水浸湿眼眶。

  孩子在沙漠中降生

  殷玉珍家房前有两棵杨树,她看着这两棵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决定在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种植一片树林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殷玉珍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和娘家人的支持,娘家为她提供树苗,殷玉珍和丈夫便开始在沙漠里打井。

  可是他们的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殷玉珍和丈夫好不容易花费一天的时间打好一口井,她兴奋地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还没有来得及歇一口气,一阵风吹过,井转眼间被沙子填平,失去了踪迹。有了这个经验教训,殷玉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她用水泥做了风障,继续挖井。当他们在干旱的沙漠中隐隐看到井水时,除了激动和自豪,再没有别的词汇可以形容他们的心情。

  对殷玉珍来说更难的还是每天背着100多斤的树苗走十几里的路,还要爬上高高的沙丘。为了能负重爬上沙丘,她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她用绳子把树苗拴成一捆,一只手紧紧地拽住绳子,另一只手抓住牛尾巴,借助牲口的力气,她终于将100多斤重的树苗背上了沙丘。可是要想把树苗种在沙漠中太难了,她好不容易将树苗扶进挖好的坑里,一阵风吹过,弱不禁风的树苗立即被刮倒,马上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沙尘深深掩埋。面对着这种情况,殷玉珍的韧劲上来了,上苍让她那么辛苦,她就偏偏不服输,殷玉珍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树种好。

  殷玉珍怀孕了。丈夫心疼她不让她再种树,殷玉珍好言说服了丈夫。殷玉珍怀孕8个月的一天,她背着树苗往沙丘上爬,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把她掀下了沙丘,她从沙丘上往下滚,整个人也摔到沙堆里爬不起来,忽然阵痛袭来,儿子提前降临人世。殷玉珍捧着早产的儿子,百感交集。她为儿子取名国林,为的是纪念自己艰辛的种树的经历。

  殷玉珍怀上第二个儿子的时候,仍起早贪黑地忙碌着,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她重蹈上次的经历,又从沙丘上摔下,二儿子降生了,孩子娇嫩的肚皮已经被沙子磨得血淋淋。

  殷玉珍又要种树,又要哺育孩子。殷玉珍把儿子放在筐子里,带到种树的地方,用大床单将筐子一蒙,也顾不上照顾孩子。风吹过来,掀起了床单,孩子的脸上、眼窝上、嘴里全是沙子,听着孩子微弱的哭声,殷玉珍难过地抱起孩子,亲亲孩子娇嫩的脸蛋,无限愧疚地说:“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了,为了治好这片沙漠,也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环境,只有委屈你了。一定要支持妈妈的工作啊!”

  二儿子最终夭折了,痛苦过后,殷玉珍心想,孩子既然没有了,就可以放心地种树了。她已经把种树看得和亲生骨肉同样重要了。

  沙漠中来了奇异的鸟

  无论种树有多苦,殷玉珍都能忍受,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在沙漠中的那种孤独寂寞。夫妻俩每天种树都要走出10多里路,在不同的地方种,一天根本没有时间见面。完成每天的任务后,殷玉珍就站在沙丘上对着丈夫的的方向喊:“你完了吗?”声音随风传得很远很远,丈夫听到她的声音后,回答她一声,然后回家。回家后两人才能见上一面。

  殷玉珍排遣孤独的方法就是在沙漠中边走边唱,唱的是她自己作词,自己作曲的歌。自己的歌声在沙漠中陪伴她度过了16个年头。这16年中,殷玉珍在沙漠中种植了近4万亩的树林,还和丈夫修了一条穿山公路,这条路让外面的人知道了他,还为他们引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一个美国人给了殷玉珍5千元美金,请她用这笔钱种1万亩的树林。

  种够了1万亩的树林,殷玉珍请美国人来实地参观,这个老外对她做事的效率大加赞赏,他通过翻译告诉殷玉珍,他相信殷玉珍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的,从电视上第一眼看到殷玉珍的时候,他就知道她是个优秀的实践者。殷玉珍腼腆地笑了,她说:“虽然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同样是在地球上,你的钱加上我的努力,我们共同合作,改造毛乌素沙漠就有希望了。”

  殷玉珍并没有满足于现在成绩,她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将周围的沙漠都治理好。她一再地告诉儿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乡,争取将毛乌素沙漠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到毛乌素沙漠后首先看到一片绿洲,在绿洲中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小生灵。殷玉珍的树林中就生活着一种奇异的鸟,它鸣叫的声音仔细听居然是殷玉珍的名字的读音。听着鸟儿欢快的叫声,殷玉珍说:“鸟儿在说‘谢谢你,没有你,我们没有生存的空间。’”

  殷玉珍用了16年的时间在沙漠中开辟了一片绿色。2000年,殷玉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