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讲述《讲述》的故事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访问人档案         



《讲述》在探索中快速成长


  
                                            梁红


  众人瞩目的央视1套节目大调整,《讲述》作为最年轻的一个栏目跻身其间。一时间各种激励和鞭策都趋之而来,这里面被人问津最多的是:《讲述》的成长有一些什么奥秘?其实《讲述》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谈不上奥秘,从开播以来就没有走过一步捷径,《讲述》的路是用脚丫子一步一个印地走过来的,回顾这段成长的路程,《讲述》当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讲述》的短中见长

  《讲述》自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2002年平均收视率排名,《讲述》在央视10频道40多个栏目中位居第一!2003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1频道节目调整中,《讲述》作为10频道唯一的一个栏目正式进入了1频道。说实在话,《讲述》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佳绩,是当初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社会专题部副主任王新中,是分管《讲述》栏目的领导,他坦言:《讲述》能干成今天这地步,是出乎我意料外的。当初创办《讲述》时,我预测《讲述》在十频道的排名大约是中等偏上,没想到今天他们竟是十频道第一。按习惯的眼光来看,《讲述》所拥有的节目形态不是电视所长,它是演播室内一对一的谈话类节目,画面功能相对弱化。《讲述》从开播的那天起,就没有一个名主持人来为栏目闪现标识,他们出镜的所有主持人对于观众来说基本上都是新面孔,他们做的节目选题也基本上都是一些寻常人,从来就没有利用名人名家明星来为栏目挣名,他们似乎压根就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窍,就凭着那股犟劲,那股对故事命运的痴情,凭着一种苦力型的运作和自身的内在张力,把一个本是电视所短的栏目做到了短中见长。

  《讲述》的短短在画面形式,那么《讲述》在短中凭什么见长?这给整个电视界带来了新课题。中央电视台原社教节目中心主任高峰一直也在关注《讲述》的成长,他对《讲述》定义为口述体纪录片,是一种事件与心灵撞击的记录;是过去事件的真实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纪录片是其它纪录片的镜头无法描述的,它的唯一纪录形式就是---讲述。高峰主任的一句话,把《讲述》短中见长的奥秘道破。

  《讲述》在简单的画面中展现复杂的心灵,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展现人们无法用双眼看到的往事。画面中虽然少有山川起伏,少有江河澎湃,少有高楼摩天,少有人流如潮,但是它有的是泪珠从红润的眼圈里慢慢滚出来;有的是面部肌肉在泪水的浸润下微微的颤动;有的是欲言又止的口形;有的是心到神知的目光。这些同样是最具冲击力的画面,而且是其它节目形态难以产生的画面效果。《讲述》就是在这些画面中强化自己的电视形态,展露其长。

  《讲述》第二个短中见长表现在节奏上。当前整个社会流行着一种轻盈快捷的生活节奏。因此许多媒体都在以轻快节奏的节目形态去争夺新闻市场。轻快对于调动眼球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播效应,但是当大家都在为此而拼争的时候,《讲述》却选择了另一种节奏,它不是表象的生活动作节奏,而是内在的心灵吸纳与释放节奏。其实生活表象无论多么轻盈、多么快捷,作为每一个单个的人,他的生命内核中总是有一种情感是与生命同步的,生命走到哪,这种情感就随它流到哪,这种流动的速度有时是会产生太极般的节奏。这种节奏一旦被人接受,它势必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也许正因为《讲述》运用的是这种节奏,所以才使得节目的满意度快速提升,2002年二季度中央电视台对观众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在83个被抽样栏目中,《讲述》满意度提升速度位列第一名。

  《讲述》第三个短中见长,表现在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上。《讲述》把嘉宾请到演播室来,就是要倾听嘉宾讲述,而不像有的栏目让自己讲,别人听。主持人在屏幕上以听众的角度出现,这不仅是对嘉宾的尊重,同时更显得与观众实实在在融为一体了。这样从表面上看,主持人的很多长处无法得到充分展现,殊不知每一个观众都明白,要想当好一个观众代言人式的主持人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讲述》主持人的长处就是让嘉宾充分展示其长。

  《讲述》在着力调动社会情商

  有社会学专家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理性原则越来越增强,而感性情商将逐步下降。个别专家的只言片语是否真的揭示了某种规律姑且不论,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过去的年青人和现在的年青人作比较,前者更容易被情打动。有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为别人流泪,甚至说整个社会情商像地下水资源一样在逐步减退!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恐怕对所有电视人来说都是一种悲哀,而《讲述》首先不愿看到这种悲哀扩大化。《讲述》本是个做道德节目的栏目,但在当初定位时,从上到下都把目光盯在情感上,要想实现传播道德的宗旨,没有感情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大家都认为,如果把一个传播道德的节目做得让观众泪流满面,那才痛快。这种泪当然不止是苦情泪,大义震撼下奔腾的泪;爱心绵绵处涓涓的泪;壮举完成时喜悦的泪;噩梦初醒后悔悟的泪……。这些泪都成为《讲述》人的痛快追求。当然情商的高低决不仅仅表现在泪水是否充沛,喜怒哀乐在心灵深处反应的敏感度,都是情商的体现。

  所以说《讲述》在传播道德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充分开掘社会的情商资源。

  社会的情商资源究竟藏在哪里?又如何开掘?《讲述》的策划会做出的无数次答复都是同一个答案:在细节上。只要把与故事结构相关的细节轻轻展开,就会发现情感的涓涓细流是那样的晶莹、那样的迤逦。在《第一碗水饺》中,臧健和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街头非法摆摊,警察来了,同行都跑了,惟有她一动不动,警察一把抓住她的手推车,问她:为何不跑?她含泪看了一眼身边两个孩子:你看我能跑吗?这时她那只有4岁的小女儿可怜兮兮地慢慢凑近警察,她轻轻地扯着警察的裤腿央求:叔叔,别怪妈妈,是我不好,我没看住你……。这时警察的眼圈红了,一松手哽咽着说了句:做生意去吧!

  这个情节之所以能打动人,关键是几个细节的叠加:臧健和含泪、孩子向警察慢慢凑近、孩子扯着警察的裤腿央求、警察眼圈红了……。这就是艺术家们所说的魔鬼藏在细节里。

  那么哪些细节能动情?一个细节应如何开掘才能触及人的情商?从《讲述》的实践体验来看,动情的细节必须能够打破感情平衡。首先,叙述细节的视角非常重要。既然是涉及到平衡或不平衡这个问题,就必须是一个感情界面,而不应该是一个垂直的线条。如果臧健和在讲述中始终讲的是她一个人在如何艰难地拼搏,她的故事即使抓人,也不属那种动情的故事。只有她的千辛万苦与两个年幼的女儿绞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感情界面,才能使观众的情感在她们母女之间发生颠簸,颤抖。

  现实中各种生存状态的人都有,某一种生存状态能打动人,不在于某种状态本身,而在于状态与状态之间的比较,世界上比臧健和当时的生存状态更糟的人多得很,为什么臧健和的生存状态格外令人动情,原因是她当时身处香港,在那里她很典型;她过去干护士工作,忽然间沦为街头小贩;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妈妈面前撒娇,而她的孩子却要伴她一起担惊受怕地卖水饺……这些差异形成了一种感情坡度,即使情商不高的人在这种坡度面前也会有倾情现象。因此说,采用多维视角进行电视创作是打破观众感情平衡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讲述》的一点实践体验。

  其次,承载细节人物的选择也很重要。《第一碗水饺》一些催人泪下的细节都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孩子帮妈妈卖水饺,帮妈妈找警察求情,帮妈妈送线团摔伤了腿不敢告诉妈妈……。《我的爸爸妈妈》那期节目中一些感人的细节也是落在了那位残疾儿牛牛身上,他的生存状态已经使主持人张小琴为之动容,可是当张小琴流泪时,他却劝慰她:阿姨,你别哭呀,你别哭呀。听了他的劝慰,张小琴更是泪流不止,这里面本应该是所有人的感情都来关照这位不幸的孩子,可偏偏此时他在关照别人。

  承载细节的人与细节之间出现的这种失衡,往往会成为拉动人们情感的牵引力量。之所以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妇女儿童身上,是因为他们对命运的承载力相对青壮年来说要弱,同样的细节承载,发生在他们身上那种失衡的程度相对要大些。当然,感人的细节设置也可以落在青壮年或大男人身上。《讲述》播出的《听懂你的心》这期节目,说的是一位中国学子在美国勤工俭学6年,其间受过很多苦,很多累,这些都不足以催人泪下,大男人这些都应该扛得住。当他6年熬到头,他的太太去美国,他到机场迎接时,他的心激动万分。他不住地提醒自己:6年了,所有人都把我看成光棍,其实我是有太太的,我是有太太的,我的太太正在向我走来。

  他的太太出机场的刹那,他情不自禁地张开了双臂,可万万没想到太太递给他的不是怀胞,而是一个冷冰冰的手提包,原来朝思暮想的太太是来办离婚手续!

  那位名叫高天的学子事隔多年后在演播室讲到这一段细节时,他极力控制自己不让泪水流出来,可是控制了半天,最后还是漫了一脸泪。像这种细节落在男人身上,它的失衡度也许比落在妇女儿童身上更大。

  情商的高低同与生俱来的要素有关,同时与接受适当的情感调动也有关。诚然当今的社会需要用越来越多的原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但决不能因为强化了原则而使得血肉之驱的人们情商下降。《讲述》作为一个传播道德的栏目,既提倡道德规范,又要培育人们的良好情操。因此《讲述》在调动社会情商方面还要继续做好做大文章。

  《讲述》的新闻时效观

  《讲述》是专题节目,专题节目就同一事件、同一视角、同一种报道方式与一个纯粹的新闻节目相比具有先天的滞后性。《讲述》当然不会拿自己之短去比别人之长。但这也不是说《讲述》回避新闻时效,恰恰相反,《讲述》把新闻时效放在选题的若干因素排列之首。《讲述》要做的新闻不是新闻快餐,也不仅仅是深度报道,即把新闻事件中的各个隐形部件剔出来通过精加工组合成思想序列、情感序列、求知序列等市场热销的新闻产品。《讲述》一直在追求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专题节目。这种追求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独特视角下的独家新闻。2002年的“五.七”空难几乎是国人乃至世人皆知的事件,事件发生的那几天,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从失事地点、时间、遇难人数,到已经打捞的尸体、物件等情况都有详尽报道。可在事隔几个月后,《讲述》以“五.七”空难为背景做了一个独家报道的新闻---《大海里的救捞员》。这期节目就是编导在纵览“五.七”空难的各种报道之后,发现打捞黑匣子这个内容没有任何立体报道。凭着对新闻的敏感和独特的视角,编导认定海底打捞有着神秘的情节和故事。通过采访挖掘,果然故事极为出彩。救捞员在漆黑的海底,用手在污泥里一点一点触摸,摸到一个圆滑的东西,往上一拽,竟是一条与尸体分身的大腿……。由此引发救捞员对烟台海难救捞中的一些回忆:当时背着一具尸体,在倒扣在海底的船舱里,摸索着出来的方向。由于海底漆黑无边,无法辨识方向,救捞员只好抱着尸体坐在船舱内想象轮船倒扣后的通道方位的变化……。这期节目一播出,全国多家报刊争相刊登与《讲述》联动的稿件。

  在一个多维的立体事件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东西,这就是《讲述》对编导记者新闻素质的一种要求。

  第二、对可延伸事件的新闻包装。在新闻事件中,有的是时点事件,也就是事件发生在某一刻,这一刻过后,事件就完全终结,甚至不会有后续影响。这样的事件只适合做纯粹的新闻节目,对于专题节目来说,它没有新闻切入点。因此,《讲述》在事件把握上主要倾向于做时期事件,也就是说一个事件发生后还有可能延伸和发展或后续影响。《讲述》做的《心愿》这期节目,讲的是一个发生在2002年底的一个故事:武汉一身患绝症的女子,为了死后不仅能够捐出自己的眼角膜,甚至希望自己的眼角膜不受药物的浸染,她避开丈夫和亲人,悄悄停止了用药。由于故事还涉及到当时寻找眼角膜受者困难的问题,此事在广州、深圳等地都产生了影响。这位女子于2003年元月去世,在她去世后四个多月,武汉中医院与深圳狮子会眼库合作建立了武汉眼库。尽管这期节目的主体部分讲的是2003年元月以前那位女子为死后捐眼角膜与家人情感绞织的故事,但新闻切入点可以放在2003年4月---武汉眼库准备挂牌。因为这个眼库是这个故事后续影响的结果。节目正好是4月播出,新闻切入点紧咬着播出时间。这就成了完全意义的新闻节目。

  现实生活中可延伸事件很多,如警察抓罪犯,这一事件终结后还有移送检察院、提交法院等跟进环节;一段传奇爱情之后,还有结婚、生子这些后续结果。关键是编导要有新闻包装意识,要善于把一个过去时的故事改装成现在时。

  强化专题节目的新闻性还有很多手段,如建立资料库以便对新闻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快速生产;提前策划,对可预见的活动或节日、纪念日做出适时的安排。《讲述》曾经做的申奥系列、母亲节系列、记者节系列等都是为特定的活动和特定的节日提前策划的节目。这类节目也是《讲述》把握新闻时效的一部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