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海乘“新上海”邮轮游览越南,最后一站是越南首都河内。
河内位于红河下游西岸,距红河入海口仅百余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曾作为越南李、陈、后黎等封建王朝的京城。公元1831年,越南阮朝明王在此定都,因见城市为红河所环绕,遂起名为河内,意为“红河水环绕”之城。
河内古迹众多,文物荟萃,历来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誉。
河内的第一美是湖泊之美。市区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有还剑湖、七亩湖、禅光湖、象湖、西湖,都被辟为公园,供游人游览休憩。众湖中最有名的是西湖。西湖水一望无际,波光粼粼,烟霞缭绕,舟楫游曳;湖畔镇国寺的宝塔和绕堤的槟榔树倒影湖中,颇有中国杭州西湖的韵味。河内西湖有一个与杭州西湖相关的美丽传说,说的是远古时代,天上有两位仙女,闻听人间胜景无数,拨开云头向下窥望,看见中国杭州与越南河内风光虽美,就是没有湖泊,各自抛下一面宝镜,分别落在杭州与河内,成为两地西湖。
河内市区宛若一座草木葱茏的大花园。街市两边和建筑物周围生长着高大的铁树、椰子树、棕榈树、榕树、菩提树、芭蕉树,如绿云般满城飘荡;宾馆、商场、住宅的阳台、窗户花草垂吊,花香扑鼻。列宁公园、百草公园、守丽公园树木掩映,绿草如茵,风景如画,使人流连忘返。
河内几乎每一条街上,都可以看见造型别致、通体黄色的法式建筑。其中较宏伟的有主席府、大剧院、教堂,中等的有宾馆、商店、咖啡店,较小的有私人住宅。这些法式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墙面少,柱子多,柱与柱之间由三角形、半圆形或弧形的拱门连结,有的镶有西方色彩的浮雕。许多法式建筑经历了百年风霜,是越南受法国百年殖民统治的见证。越南人将这些庄重大方、淡雅古朴的法式建筑按原貌修复一新,加以充分利用,成为河内一大景观。
河内还保留了许多中式的古典建筑,如文庙、真武观、镇国寺、玉山祠等,分别代表了中国儒道佛三教对越南的影响。这些中式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楣和门旁,挂有中国繁体字的匾额、对联。在镇国寺的佛衾旁,还供有一尊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唐僧站像,表明了越南人民对这位唐代高僧的崇敬。
京族旗袍加斗笠的妇女装束,也是河内的大景观。京族旗袍是越南的国服,其形成据说是受中国旗袍的影响。京族旗袍与中国旗袍的相似之处是:穿上都能充分显示女性三围线条,使女性身段苗条,娇柔妩媚,婀娜多姿。不同的地方是,中国旗袍是裙式服装,多为一件套,而京族旗袍是裤褂结合的两件套服装,里边是大裤子,外边是长袖的大褂;大褂从胸下腰上开叉直到膝下,将褂子分为前后两片,前片由胸至膝,绣有或印有一朵较大的花饰,后片下端,呼应以一朵小花饰。在河内,不时可见身着京族旗袍并配以光顶斗笠的越南少女,漫步绿荫覆盖的湖畔和公园,宛若一朵朵飘摇的花朵。(董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