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历山大的帝国早已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这位马其顿皇帝占领埃及后建造并钦定为埃及首都的亚历山大城,此后发生了许多战争和事件,留下了不少的遗迹和故事……
埃及之旅
开罗距亚历山大城约200公里。我们清晨从开罗出发,上午9时多便抵达城中著名的海滨大道。
海滨大道东西走向,长达26公里,它把这座美丽的地中海城市分割两半:一边是大海,一边是狭长的城区。地中海的太阳特别慷慨,阳光洒满海滩和楼宇,洒满整条平缓的海滨大道。从车上看这个城市是个好的角度,看得特别宽,特别远,有如一幅美丽的长卷。
到亚历山大一定要看看巴特城堡以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遗址,前者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所在地。而后者曾因典籍丰富而吸引了世界学者的云集。
此外,还可以去看看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罗马剧场,想象一下当时的浮华日子;看看公元二世纪时建的地下墓室,见识一下罗马人对死亡的态度。当然还可以看高傲而孤独的庞贝柱,与埃及国王的冬夏两宫。夏宫“蒙塔扎”在海滨的东端,而冬宫“蒂恩角”则在它的另一头,末代皇帝就是在这里签字退位,并从这里乘船流亡国外。
亚历山大的街道狭窄,但很有特色,马路上相挤着有轨的电车和熙熙攘攘的旅行者,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糅合,显现出一派与开罗完全不同的风情。
在开罗至亚历山大的路上
在开罗至亚历山大途中的一个加油站,这名埃及汉子休闲地在路边抽着烟,烟具很有特色。他的背后是绿被,绿被背后是无边的沙漠。政府在路的两侧进行了大规模的沙漠改造。为鼓励开发,政府规定,在这里开发的土地都属于开发者,无论国内国外人士。政府还按标准面积整齐地把沙漠划割无数方块,在上面建有房子,并把尼罗河水引来,然后分给那些有志在此开发的志愿者。
蒙塔扎王宫 在没有皇帝的王宫里
蒙塔扎王宫是亚历山大城最大的公园,茂密的林木和奇花异草簇拥着一座佛罗伦萨式的建筑物,王宫的左侧面向大海,与近处的海上公园遥相呼应,从陆上通往海上公园的唯一通道是一座华灯点缀的红色石桥,园内有修剪讲究的花木和通幽的曲径,无不透着皇家的气息。公园对开的海面上有一座灯塔,连接它们的是一条长长的栈桥,栈桥遍体嶙峋,留着岁月的痕迹。
现在王宫已改为酒店,海上花园里随处可以见到相恋的情侣和远道而来的垂钓者。
亚历山大灯塔遗址 又一个“世界七大奇观”
两千多年前建的那座灯塔已不复存在了,但前来凭吊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建于法罗斯岛,故又称“法罗斯岛灯塔”,亚历山大灯塔工程耗时20年,塔高135米,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灯塔。可见这里的航运早已很发达。
从海滨大道到法罗斯岛只有1公里,游客的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遗 址附近。
在灯塔的遗址上,一座1480年建造的城堡巍然而立,城堡像一位满怀悲怆的卫士,城堡周边散落着灯塔遗下的巨大方石,它们与城堡一起抗击波涛经年的冲击,默默地守望着身边的海港和城市。
城堡的右侧伸出一条长长的防波坝,像城堡巨大的臂弯,我第一次走在这样的堤坝上,第一次亲近从没亲近过的地中海。地中海是碧绿色的,热烈而不失温情,辽廊的海面上披着一层金色的阳光。在海天相接的远方一定就是欧巴罗大陆了吧?在近处的海底下,一支法国船队仍然沉睡着……
苏伊士运河 右边是亚洲,左边是非洲
我更愿意将金字塔看作是神的奇迹,而苏伊士运河则是人的骄傲。
在运河出海处的塞得港乘船逆流而上,看到一艘艘巨轮擦肩而过,我很快就感受到这项于1869年开凿至今仍没有停止的运河工程给人类的重大贡献。有趣的是当你面朝地中海方向在甲板上一站,右边是亚洲(见图),左边是非洲。就像我曾经在好望角感受过的那样:一边是印度洋,一边是大西洋。
当我们离开亚历山大城时,太阳已开始西沉,夕阳把远处的沙漠和近处的河水照得血红,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亚历山大城,我突然想起亚历山大曾说过的一句话:“所有的土地都是我的。”其时何等的不可一世,但他又可曾想到,10年征战创下的霸业在他的身后迅即崩溃,我想,土地是属于永远相伴的太阳,土地属于永恒的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