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出行手册         



额尔古纳——俄罗斯之旅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有条河,叫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是蒙古先民的摇篮,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当地的蒙古人将这条河称为母亲河。在河的对面是邻邦俄罗斯。近几年来,这条河已经成为中俄人民友好往来的通道,也留下了无数游客的足迹。

  “界河游”是额尔古纳市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界河的中线是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的分界线,两国人民共用一河水,千百年来有着密切的来往。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是海拉尔河,它发源于牙克石市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历史上这里曾有货船航行,而如今几乎全是旅游观光的船只。乘船行驶在额尔古纳河上,可以观赏到对岸俄罗斯的风光。

  千年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养育着中俄两国勤劳、纯朴的人民。1689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立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但是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边界问题,直到1997年7月1日重新划定了边界分界线,才使问题得以解决,从此两国人民的往来更加密切。

  俄罗斯赤塔州辖属的普里阿尔贡斯克区的粗鲁海图村座落在河边,全村有百多户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的生产。两国人民生息繁衍在额尔古纳河两岸,形成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并使界河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

  额尔古纳市历史悠久,据考古者发现,公元一世纪拓跋鲜卑祖先曾在境内长居,这里是举世公认的蒙古族的发祥地。黑山头古城就是成吉思汗奖励给功臣的封地。在黑山头古城一个大厅的遗址里,随处可以拾到带有颜色的碎瓦片,它们是大厅屋顶上的琉璃瓦。这曾经是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大弟弟的领地,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您有兴趣探古寻幽,不妨亲自到这里来看一看。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我们中国最北部北寒温带一块最大的明亮型的针叶原始森林,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非常高。这里到处是蓝天白云,没有任何污染。

  落叶松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占全林区总蓄量的百分之七十,它喜欢生长在平缓的山地北坡上。树根浅、耐寒力强、生长速度快、幼树生长期每年可达到40公分以上。落叶松枝干高,木质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可做枕木,桥木等。在落叶松的树林里有许多生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现在已经成为游人观赏的景点了。这里的迎客松和黄山的不同,一般长得比较高大。森林里有种樟子松,又叫美人松,这种高山樟子松是兴安岭上的常绿乔木,非常耐寒,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有的樟子松有近200年的生长史,直径有1米多。这里的白桦树也很多,它的树皮富含油脂,可提炼桦皮油,树汁可以制成糖、酒和饮料。

  在原始森林里随处都可以采摘到十几种可以吃的野果子。绿的叫野葡萄,红的叫托巴。还有像这种小小的,红红的野果子叫红豆。俄罗斯人爱把它做成鲜美的果酱,涂在面包上,味道真是棒极了。当这些野果成熟的时候,到森林里采摘野果子自己制作果酱存放起来,以便冬天吃,这是俄罗斯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莫尔道嘎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的珍稀植物供游人们尽情的观赏。

  有人说不到额尔古纳的莫尔道嘎来旅游,便很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回归自然和返朴归真。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偶尔有机会到大自然来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会使疲惫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在原始森林当中有许多珍奇动物。幸运的游客还有可能在这里碰见袍子,特别是在一早一晚的时候。有时还能看到马鹿这种四不像的动物。森林中的激流河里的鱼类也就更多了,据说有十几种,难怪人们都说莫尔道嘎森林是个动植物的宝库。每年有许多的游人前来游览,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进行科学研究。研究这里的森林,也研究这里的建筑。

  小镇被树林环抱着,非常干净漂亮,许多建筑都很有特色。在游览莫尔道嘎原始森林的同时,在小镇上住上几天感觉会更好。这里的建筑既有欧式的风格,又有中式的特色,是边境文化的产物。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到这里来旅游的游客可以到恩河俄罗斯民族乡,走进木刻楞房,拜访一下当地的俄罗斯族人,体察一下他们饮食居住的一些文化和形成历史。

  木刻楞房是这里典型的民居,这种房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非常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盖。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一层干完以后,第二层就用特殊材料,第二层压第一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况下不要铁钉的,通常都用木钉,先把木头钻个窟窿,然后把木钉钻进去,来回拧动,很牢固的。

  盖木刻楞房还有一个诀窍就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这里冬天天气很冷,零下30℃到40℃,在这么寒冷的情况下,有了苔藓压在底下,就等于好像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夏天非常凉快。第三步就是要吊柁,吊柁上面拖板,板上面和泥,泥上铺马粪。马粪铺在屋顶上,一到冬天,整个屋子非常的暖和,一点不透风。

  现在的木刻楞房又有改进。过去是一个大滦柁,露着,现在要进行吊棚,挂上吊棚以后再搭一层屋顶,吊棚一抹上泥,屋顶就成为双层的了,房子就更暖和了。第四步,房顶整完以后,过去用灯笼板来盖房顶,现在为保护生态环境,大部分人家都改用了铁皮。铁皮的好处是一点不漏雨,而且美观大方,非常漂亮。

  比较讲究的俄罗斯族人在修建木刻楞房时都总爱在房屋前面修这么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这个小房屋叫门斗,因为这个地方一到冬天非常的寒冷,这门斗起着防风的作用。

  木刻楞房盖好以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油,保护其本色,也可以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爱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这里的先民过去从山东、河北到俄罗斯谋生,中国男青年的勤劳、朴素获得俄罗斯姑娘的爱慕,他们成家后又回到中国,从此形成了中国的俄罗斯族。来到额尔古纳最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莫过于拜访当地的俄罗斯族。这些蓝眼睛,白皮肤的华俄后裔是19世纪和20世纪 在额尔古纳河畔繁衍起的一群新的文化群落。他们在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当然也成为了额尔古纳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俄罗斯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卫生的民族,洗桑拿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桑拿浴室。据说,桑拿浴的高温可以使身上的毛孔扩大,彻底的洗净身上的污垢,所以这里的孩子一满月就开始洗桑拿,而不是洗淋浴。

  在俄罗斯族人家的墙上到处都挂着一种叫甩子的东西,它是用牛尾巴做成的,用来驱赶苍蝇和蚊子。

  面包、奶油、果酱至今仍是俄罗斯族人的主要食品,用原始的烤面包炉,烤出的面包味道特别香。因为用白桦木燃烧加热的烤炉温度高,持续时间长。面包烤得又松又软。

  俄罗斯族的许多朋友都信奉东正教。每当到耶酥复活节的时候,他们总会染彩蛋和吃彩蛋。他们染彩蛋一是表示庆祝耶苏复活,二是表示节目喜庆、丰富多彩、吉祥如意。碰彩蛋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彩蛋没有被碰破的主人是胜利者,可以拥有许多赢来的彩蛋。赢的越多说明来年的运气愈好。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里,亲朋友好友都欢聚在一起,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还有说不完的话。

  每年蒙族、汉族等各民族的亲朋好友都来参加俄罗斯人的节日巴斯克节,在额尔古纳河流域耶苏复活节也和春节一样的热闹,这两个节日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这些第四、五代中国的俄罗斯族人,尽管在住房、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习俗上保持着俄罗斯族人的许多特点,但是他们毕竟和内蒙古的额尔古纳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他们的生活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交融。表演的歌舞节日既有蒙族的也有俄罗斯族的,餐桌上的主食既有俄式面包也有中式米饭、面条等。特有的血缘使这些俄罗斯人永远深深依恋着中国和俄罗斯,依恋着汉族和俄罗斯族。

  每年沿额尔古纳河去俄罗斯观光的旅游者有两、三万人次。到这以后,有身份证和四张照片,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办好手续出境了。

  俄罗斯的普里阿尔贡斯克区离额尔古纳市有80多公里,如果想从额尔古纳到俄罗斯来旅游,这个地方是必经之道,也是旅行的第一站。

  这里虽然只是个县城,人口不足四万,但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城里拥有纪念俄国卫国战争胜利的广场,它纪录了1941年至1945年的许多历史故事。县城还建立了历史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游客通过它可以了解这个县城和额尔古纳界河的发展史。每年有很多游人来这里参观。

  这里有幅画记录了1727年中国和俄罗斯签订的一个协议,也就是确定了中俄双方边界,从此,中俄双方居民互相往来,做贸易。

  馆内陈设有当年守边境的哥萨克骑兵家里的摆设,显示着典型的俄罗斯人的生活情趣。这些摆设在现在的中国俄罗斯族家庭中也能见到。

  博物馆里有一件用来纺羊毛毛线的东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一根竖着的木头上雕刻着一位俄罗斯老人的头像,横的板上钉了好多钉子,耳朵上挂了两根长长细细的木棍。纺线的时候把整张羊皮钉在这个板上,然后用捻子使劲儿地捻,把羊毛捻成细细的羊毛线。

  到了额尔古纳不到俄罗斯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您亲自出境到这里来看一看,您将从俄罗斯族人的住房、饮食等习俗中了解他们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中俄人民间源远流长的友谊。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