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巷同肩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这幅水乡风俗画并不亚于周庄。
这就是有“第二周庄”之称的太仓市沙溪镇。其实沙溪建筑与同里、周庄各有千秋。

沙溪始建于元末,当时,市镇繁荣,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临水建筑拔地而起,“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莲蕊楼”等古宅名居,充满人文气息。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富商龚氏古宅,堪称江南一绝,至今保存完好。

别致的临水建筑,古宅密集的老街和古朴雄浑的石桥,是沙溪现存文化遗存的三大特色:
独具特色的临水建筑
沙溪老戚浦两岸的古宅民居(清、民建筑)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绵延1.5公里。古人为了通舟、取水、洗涤或乘凉观景,临水居民家家建有河棚间,棚下是水桥和船坞。各家河棚、水桥造型各异。河棚有吊脚楼式的,有石头实砌的。河棚窗户有半窗、落地长窗,配有栏杆或美人靠。窗格花型多样。水桥石级有驳岸式和条石悬挑式。这些临水建筑形态纷呈、古朴苍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朴雄浑的石拱桥
沙溪老街上自东至西有三座明、清古桥横跨老戚浦。三座桥一色的单孔石拱,古朴苍劲。古老的桥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古老的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舟楫相联,天光水色辉映,拱洞连影成圆,两岸古建倒影成片,沙溪水乡古镇风貌更加完美。
古民居密集的老街
沙溪还保留有一条1.5公里长的老街(与老戚浦平行)。沿街的清、民古宅民居粉墙黛瓦,争相斗妍。沿街民居建筑风格别致:一般都很进深,有前后三进。临街多为二层楼,底楼店铺大多挑梁出檐,斗拱齐全。梁拱上还装饰有云朵、花卉等图案,雕刻精美。二进三进是客厅和起居室。室内落地长窗、花窗,特别是客厅梁拱装饰风格各异、五彩缤纷,比较好的有雕花厅、花篮厅等厅堂。宅与宅、院落与院落之间又形成了狭长幽深的弄堂。街头、巷口有过街楼。这漫长的古街,这古老的建筑,是沙溪历史文化的积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