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故宫、长城,这些是外地游客来北京最爱去的地儿。而记者昨天采访发现,科技馆、音乐厅、北大、清华,这些北京人钟情的景点,如今也能看到不少外地牌照的汽车,耳边也不断回响着天南海北的方言。据中国科技馆统计,科技馆每天接待的游客就达到一万多人,其中至少四成是外地游客。
■第一景:领着孩子访高校
真没想到,沿清华西门进去,一路上都堵车,而且大部是外地牌照。在“清华园”,不少父母正在忙着为孩子摄影留念。一位东北来的妈妈操着浓重的东北话,冲着孩子大声喊:“赶快站那儿去,不然咋照得上你呢!”旁边带着一对双胞胎哥儿俩、从陕西铜川来的父母则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理想就是能来北京上清华。这回趁着‘五一’先让他们感受感受这高等学府到底是啥样,回去了也好努力学呀!”
■第二景:全家大小看展览
与清华、北大多是十几岁的孩子相比,科技馆则是五六岁的小朋友“扎堆”的地方。来自湖南浏阳的邹大爷老两口正带着外孙从里面出来。“科技馆里的东西还真让人长见识,别说外孙,我们这么大岁数还没怎么见过呢”。据邹大爷介绍,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来北京,“老景点上次都逛过了,这次就主攻科技馆、海洋馆这些‘新景’了”。
■第三景:带着任务逛书店
来自宁夏的张先生是带着“任务”来北京的。他姐姐的孩子正在学英语,要带几本少儿英语;同事迷上了计算机,也想要几本最前沿的;而他自己打算明年报考研究生,相关的考试书目就成了宝。而记者发现,京城书店藏书大而全,让不少外地游客早把逛书店定为重要的“旅游项目”。北京图书大厦提供的数据显示,五一前三天,书店销售15万册图书,比平时翻了一番,而“排行榜”的前几名集中在少儿类、学生类、经管类、计算机类和外语类,其中不少都让外地人带回了家。
■第四景:夫妻双双听音乐
“这两天能明显感觉到买票的外地口音增多了。”昨天,北京音乐厅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而记者在音乐厅门口也恰巧碰到了一对从贵州来的夫妇。“早就知道北京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刚好来感受一回。”这对夫妇表示,“下午听完这场《中外经典台词朗诵会》还觉得不过瘾,得赶快赶到展览馆去看《天鹅湖》。”(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