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出行手册     人在旅途BBS     结伴同行BBS         



漫游水乡之西塘篇


  西 塘

  江南水乡嘉善县西塘镇,古名斜塘,位于江、浙、沪交界处,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镇地处太湖东南流域的水网地带,河港纵横交错。“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西塘古镇以水多、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小河穿市过,人家尽枕河”是其真实的写照。游览西塘,可欣赏到“清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的妙境,观看古旧淳朴,风韵各具的一百零四座桥梁。“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西塘一百二十二条弄堂深幽奇妙。千米长的廊棚可使您在此体味“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的滋味。一百三十余种杜鹃,繁花如锦。

  明清时期“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形成了“桥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商贸古镇,西塘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多达25万平方米,其数量之众、面积之大、风格之独特为江南罕见。近3年来,西塘镇先后投入上千万元,修缮恢复千米廊棚,修复8座古桥、沿线3公里的河埠、帮岸,重现西园、薛宅、种福堂等景点,改善了古镇环境,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西塘的明清木雕陈列馆和江南瓦当陈列馆,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西塘除悠久的历史外,也创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书香,诗词金石,缔造了西塘浓郁、宽广的文化氛围。在明清四二七年里,有进士十九名,举人三十一名。民国时期,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常来西塘吟诗会友,十八位西塘文人参加柳亚子创办的南社。

  [古桥]

  镇内河港纵横,桥梁众多,桥型各异,有圆拱桥、石板桥等。其中,望仙桥始建于宋代,是以唐道录介寿立桥望仙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有安境桥、里仁桥(狮子桥)、鲁家桥、五福桥、永宁桥等。清代建有卧龙桥。

  [古树]

  陆坟银杏在西塘镇烧香港南坟浜卉内,共两棵,雌雄一对。种植于明洪武提间,距今已有600多年。该处原系御史陆邦墓地的一部分,一株种植于陆邦祖父墓东北侧,一株在西南临水,故称“陆坟银杏”。 [廊棚]

  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有如岭南骑楼的功效。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椅,供人歇息,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虽然不同但都可以使商界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古镇的廊棚总长达877米。

  [西园]

  原系明代朱氏私邸。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是当时镇上风景幽美之处。民国初,园内设茶室,供人游览品茗,民国9年(1920)吴江诗人柳亚子偕陈巢南来西塘与镇上诸友在西园活动。陈列有南社有关史料。

  [薛宅]

  薛宅建于民国15年(1926年),原址为一杂货店,遭火毁后由薛姓建造而成。由于薛宅处于繁华的商业地段,其格局为前店后宅的结构,前后二进,前临街道后依河,为西塘镇典型的商住民居。

  游览方式:

  游人可租上一小木船,荡舟西塘市河,观赏两岸民居风光,领略河上古桥胜景。夕阳下的水边人家,夜色中的西塘,晨曦中的老宅炊烟,更使人流连忘返。

  交通:

  嘉兴、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都有汽车通往嘉善,极其方便。也可以中途下车方式到达目的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