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以为西北地区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苍凉的黄土高原和茫茫戈壁,而在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泉水、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巧妙地融为一体,爽心悦目的青山绿水与历经沧桑的古老文明,使其成为西北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自然为本 保持历史风貌
一位名叫刘云的游客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来到麦积山风景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的和谐统一。在麦积山风景区的建设者眼里,动植物、文物等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本钱”,他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各种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完美的统一。
多年来,麦积山风景区管理局一方面及时制止了景区内乱开乱挖、违规建设等行为,较好地维护了景区的自然风貌和景观特色。同时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专门在景区设立了管理所、公安派出所和文物保护机构,层层落实各方面的责任,配备完善防盗报警设施,实行值班制度。对罗汉崖等尚未开发并远离居住区的文物古迹长年固定专人日夜护守,使其多年来从未发生文物破坏、失盗案件。另外,麦积山景区工作人员积极运用科学技术保护文物。近年来科研人员经过不懈探索,攻克了麦积山石窟防渗水技术难题,为保持和延长泥塑寿命做出重大贡献。
自然环境恶劣的西北地区,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于增加文物古迹的吸引力尤为重要。麦积山风景区原本森林覆盖率就高达75%,但景区管理部门从未忽视绿化建设,又在一个珍稀植物物种密集区建立了10多平方公里的植物园,不仅将此范围内的1000多种植物保护起来,还陆陆续续从国内外迁移进来许多珍奇树种,使植物种类越来越多,成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宝库。
据麦积山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杨远长介绍,近两年景区每年退耕还林1万亩,且未发生一起古树名木盗伐、林区失火事故,景区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5%,核心景区达到了90%以上。目前,麦积山共有植物资源223科2738种,其中可供观赏的野生植物350多种,可供药用的野生植物253种。在麦积山一带生存的野生动物多达2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60种,如羚羊、班羚、毛冠鹿、金钱豹、兰马鸡、猕猴、大鲵、鸳鸯等。
当游客在麦积山风景区看到珍贵的白皮松、苍劲奇特的“八股槐”和自由自在地找寻食物的兰马鸡、野兔和松鼠时,都会发出惊讶的赞叹声。因为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在以荒凉著称的大西北,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一切为了游客的方便安全
麦积山风景区位于偏僻的西北内陆,如何让游客来得了,玩得好,一直是风景区建设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了有利于景区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据统计,仅1999年和2000年,风景区管理局就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916万元,相当于此前14年建设资金的总和。建起的生态厕所、垃圾池、停车场和其他一些接待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景区基础条件。
交通是影响风景区旅游观光人数的一大因素。近年来,风景区管理部门一直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公路建设。列入国债项目的景区环道经过5个月努力,目前一期工程已接近完成。再经过一年多努力,景区内外的交通将非常发达便利,来这里旅游的客人再也不必有“路难走”的忧虑。
旅游安全也是景区管理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最近,风景区管理局又投资了100万元,在悬崖险峰增设钢架栈道、护栏、警示牌等,对仙人湖等处的游船定期弃旧换新,并在主要景点设立了医疗急救、游客咨询多种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可靠保证。
齐心打造优质服务的新平台
为提高麦积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树立窗口行业的文明形象,风景区管理局启动了文明服务、科学管理活动,并且在领导和职工中大兴奉献之风。
景区管理局已建立了景观质量与生态环境、旅游服务、游客意见反馈3个评价体系,制订了40多条相关规定,围绕规划、市场秩序、卫生管理等重点内容,展开经常性的执法检查,下决心拆除有碍景观的违章建筑,依法取缔了封建迷信和当地居民牵马拉客行为,严厉打击了不法商贩围追兜售、乱设摊点、售假欺客行为,并及时处理游客投拆案件。
在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景区管理局长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评比,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尚,同时加强对景区服务人员、村民住户及广大游客环保意识教育,形成了“爱护资源人人有责,创建文明景区人人出力”的良好局面。
麦积山风景区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晓峰告诉记者,近两年假日旅游蓬勃发展,“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工作人员都要加班工作,而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但两年下来,没有一个人发出过任何怨言,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人很多很多。
仙人崖管理所的唐永清就是这样一个职工。30多岁的他有一个常年多病的老母亲,还有无工作的妻子和不到5岁的小孩。按理说他应该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庭,但他却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大多数晚上不能回家,就连星期六和星期天也不能像常人一样休假,而是等待每周一天的轮休时,才能下山跟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家人们匆匆一聚。当记者问到他为何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时,他说:“文明景区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不能因为个人困难给景区工作拉后腿。景区发展就是我自己的事。”
唐永清还告诉记者,在景区管理局里,这样忘我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局长赵文强就从来不过星期天,他不但每天第一个上班,而且最后一个下班。有一次为了景区工程招标的事情,他和全体领导班子开会,一直商量到深夜两点多,最终拿出了最佳的方案。
“这样的集体一定会出成就!”唐永清说。他的脸上,满是为麦积山获得了国家文明风景示范点荣誉而自豪的神情。
新华社记者张燕 武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