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往期内容         



2002年 41期——《远山远水》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如约走进电视。今天话题之前,我要给大家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1999年,辽宁省大连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和我们这个城市当中的同龄人都一样,小学、中学、毕业参加工作,非常顺利,生活可以说是平凡而且安逸,那时候她在一家外企工作,优厚的待遇真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的羡慕她。可是有一天她突然主动辞去了这份工作,到了贵州省的盘县,在那儿当了一名老师,成为赴西部边远地区扶贫支教的一名青年志愿者。

  在那里洗一次澡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吃水也要翻过几座山去挑,一个女孩子在那样的山区中,就这样开始了她的生活。她原计划在那儿工作一年,可是一年之后,她自愿留了下来,这一呆啊,就又是一年。这个女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呢?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电视剧《远山远水》,讲述的就是以一批这样的青年志愿者为原形而改编的故事,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首先为您请出场的是剧中我们这位青年志愿者杨新刚的扮演者——演员罗刚。

  主持人:你好罗刚。

  罗刚:大家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很多观众在看这个片段的时候,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掉眼泪了,所以当你出来的时,大家掌声格外的热烈,因为你代表的是扶贫支教青年志愿者。我想知道这个戏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

  罗刚:在贵州凯里底下的一个雷山县。

  主持人:还真的是到了边远山区的学校里拍的。

  罗刚:对。

  主持人:能给我们讲讲你到那儿之后,包括那种环境,那的人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罗刚:城市相比就是空气好、水好,环境要艰苦一些。

  主持人: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有扶贫支教青年志愿者这样一个活动,一般会是些什么人?

  罗刚:我是从电视上、从报纸上看到这些,我接这个剧本之前有脑子里有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具体是什么我并不懂。

  主持人:你们这个戏是在贵州大连两个地方拍摄的,也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我感觉好象更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或者在校时他们已经有这样的志向了,我们不太了解他们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你既然作为他们这样的代言人,所有的戏都要在你的身上得到体现,你怎么去了解和走进这些青年志愿者,或者说你要把杨新刚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罗刚:原来接触这个题材,看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很伟大的、很严肃。针对剧本,当初我就抱着这个想法,看完以后,制片人决定让我演的时候,我就看了第二遍,我的想法这时变了。我觉得每个青年志愿者,他不是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开始说我想做一个伟大的事情,那他一定做不成,实际它是一个团体,是一种精神造成了这样,所以说从角色来说,你不能去演伟大。你就普普通通的把他的生活片段体现出来就可以了。这种精神是所有的青年志愿者形成的一个气氛、一种精神。

  主持人:我想大家和我一样,肯定特别想知道,作为真正的去扶贫支教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为什么在这么做,他们在想些什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一位特别的朋友,她就是刚才真实故事当中的人物原形,她的名字叫姜杰。

  主持人:姜杰你好!欢迎你来我们的节目。

  姜杰:你好。

  主持人:罗刚你们俩也是第一次见面。

  罗刚:是。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看到真实生活中的青年志愿者了。我想先问一下姜洁,在1999年的时候,你到贵州的盘县做青年志愿者,那时候你多大?

  姜杰:26岁。

  主持人:我相信咱们在坐很多青年人刚好是26岁,大家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感受,这是一个花样的年华。在那个年龄,你选择了去那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其实在我听到你这个事情的时候,挺敬佩你的,在外企工作好好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姜杰:我想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可能不止我一个,有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梦想,想去当一次青年志愿者。当时我可能是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出于情感,一种是出于自己的个性和理想吧。因为,我曾经在西南读书,对西南这个土地挺有感情的,而且在读书期间,我也曾到贵州去过两次,对当地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另外就是可能由于我个人的理想,很多朋友都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比较喜欢追求一种精神生活,精神上的生活。

  主持人: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大学毕业面临择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

  姜杰:其实理想这东西,很难给它明确下定义。我的理想就是追求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我觉得做一些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快乐的事,做一些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主持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姜杰:对。

  主持人:读大学时学的什么专业?

  姜杰:化工。

  主持人:到山区里去当老师,有没有想过一个是自己的专业用不了,另外一个可能会失掉很多机会?大城市对年轻人有很多的诱惑。

  姜杰:肯定要失去很多机会。但这个无所谓,我觉得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更重要的,至于说丢掉专业,我觉得好象不是那样的,因为在山区里,一个支教老师,他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在那儿不但教化学,教英语、历史、园艺、养殖这些课程,我还为他们创办舞蹈班,文学社,广播站,我觉得这都是在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并没有浪费。

  主持人:失去了一些,事实上是获得了更多。其实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杨老师也是什么都教,也不分教什么,咱们大屏幕看到这个照片,是当年你在那儿拍的吗?

  姜杰:对。

  主持人:看起来室内的光线比较暗。那时候你班里有多少个孩子?

  姜杰:我教三个年级,最多的一个班级是102人,一般的都是七八十人,最少 的也是五十多人。

  主持人:罗刚你对她这个行为怎么看?

  罗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其实就是情结加理想。我拍这个剧目也有这种情结在里面。因为我一听是在贵州拍摄就特别感兴趣,我是在湖南长大的,湖南跟那里差不多,一草一木基本一个样。

  主持人:环境比较相似?

  罗刚:而且我在农村学校上过两年学,高中的时候就住校,谁也想象不到,包括我跟导演跟谁说,不像。

  主持人:很多演员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罗刚:不错,我有两年这种经历,而且住的房子,南方很冷的,没有玻璃,都是这么经历过来的,一说到乡下,心里就有感觉,我觉得是情结也好,或者理想也好,都能促使我们去做一件很有意义,很伟大的事情。

  主持人:很伟大的事情。你觉得你自己那段农村读书的经历留给你印象特别深的是什么?

  罗刚:最简单的比方什么东西难不倒你,比如我拍戏过程中间,我经常摘一个草,我说这叫杜娟花,也叫映山红,所有人不太懂。随便摘一个东西,我说这叫什么?所以人家叫我罗百科,你知道吧。我对一草一木的很熟悉,你想包括这些方面都熟悉,那么至于这些情感交流这些东西,他多多少少都会更加接近理解一些。

  主持人:就是说不用再体验生活了。

  罗刚:对。

  主持人:那么为了这种情结,这种理想,这种伟大,你们俩是不是也握握手。

  姜杰:谢谢。

  主持人:我们今天现场很多观众朋友都是学生的身份,特别我们还请到北师大白鸽青年志愿者,我想他们也有很多意见要发表,很多想法要和台上的两位嘉宾交流一下,下面的时间完全交给观众朋友了,哪位要发言就可以举手示意我。

  北师大白鸽青年志愿者:看了这个片子之后,他唤醒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主持人:是吗?

  志愿者:我们产生很强烈的共鸣感,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我和我的几位同学一起,在暑假的时候,也去了贵州的一个乡村中学支教。那个乡村中学也挺贫困,我们在那边生活了大概有10天的生活,时间其实很短,但是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情。

  主持人:你们在那儿都干什么了?

  志愿者:刚开始我们过去和他们老师,很多小学和中学的老师在一起座谈,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及我们需要了解的话题,接下来之后,我们又给学生上课,上具体的学科课程,给他们安排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体育活动,文艺节目等等。然后我们去和学生一起跋涉很远的路,有的时候七八里,有时候十几里,到他们家亲自家访,还去了很多的小学,很贫困的小学去考察,考察他们那儿学生的状况,以及老师的状况,整个乡村的生活,具体的家庭生活情况等。

  主持人:你们真正深入到最基层的社会去了解这些?

  志愿者:对,而且我们每个同学的感觉,在大家的心里面沉淀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到现在已经经过一个多月了,但是我们每个人,如果回想起那段生活的话,都会有很深的留恋,是一种留恋,以及很幸福的感觉。

  主持人:是吗?我相信你们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这样的经历,你见到那些山里的孩子们,你觉得他们最需要什么?

  志愿者:那个地方不仅是学生需要,甚至学校都需要一些东西,他们学校要发展,就面临很多的困难,我们大学生去支教,时间很短,而且人数很少,用沧海一束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主持人:我觉得志愿者的行为,他绝对不是某个人的行为,需要整个社会去理解这些人,去关注他们,支持他们。

  志愿者:对。

  主持人:我想再问一下姜杰,你觉得那两年的经历,给你现在的工作,会造成影响和作用吗?

  姜杰:当然有了,在这两年过程中,不光是一个奉献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的过程,我觉得在精神上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财富,起码回过头来一想,我比以前更增加了一份坚韧和坦然,还有充实,我可以很坦然地面对现在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难。

  主持人:我还想问一下姜杰,你在那个地方呆了两年多的时间,你觉得你到了那个地方之后,你刚去那儿,和你要离开的时候,你觉得他们有变化吗?或者说你带给了他们什么?

  姜杰:我觉得一个支教老师在大山深处,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带给当地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可能作为男主角罗刚应该是有体会的。

  罗刚: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青年志愿者讲的是把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带去,可能你对于那些孩子的影响,肯定你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你的生活规律,甚至你牙缸摆那边,冲哪个方向,这些片片段段的小东西,都会影响着这些孩子。他是整个全部,我觉得她说的特别好,是一个世界,带去的是一个世界,这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姜杰:不仅是知识,包括美的向往、追求、理想,等等。

  主持人:看来他们不光需要知识,更需要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样一种力量和自信。姜杰作为真正经历过那段生活的人,你看完这个电视剧《远山远水》有什么样的感受,觉得和你当时的生活经历相似吗?

  姜杰:很相似,可以说就是我在那儿生活的再现,而且里边有很多故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志愿者身上的故事。

  主持人:如果非让你给挑点毛病出来呢?

  姜杰:如果非要挑点毛病的话,我觉得这部剧的结尾不太另我满意。

  主持人:为什么?

  姜杰:这个戏的结尾是送行的场面,当时我们走的时候,确实是当地的群众,还有学生都来为我们送行,当时那个场面相当相当感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整个山头还有乡村路的两边都是人,不光是我们教过的学生,还有乡里的七乡八寨的老乡都赶着山路来了,哭天喊地的,车都无法启动,都被孩子们给拦住了,好不容易这个车开出去以后,又一大群孩子从那个山上,(因为当地都是那种盘山路,汽车在那个盘山路上行走速度很慢,很多孩子就超近路。)跑到汽车的前面,把汽车给拦住,拉着你说老师你留下来吧,求求你,哪怕再多留一天,非常感人。

  主持人:我们今天前面谈了很多,大家对于自己的追求,对于自己的理想都有很多的设想,包括我自己其实也是一样,但是像姜杰他们这一批青年人,他们迈出了第一步,他们行动了,他们实践了,他们去做了。我觉得不管在大都市里,还是在偏远的山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干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把这份工作做的尽量完美一些,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满足感的同时,对咱们周围的人,对我们整个社会也算是贡献吧,这可能就是真正成功的真谛,是没有搀杂任何功利色彩的一种成功的喜悦,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渴望这种情感,也希望我们以后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青年志愿者行为。

  主持人:今天我们一直都在说扶贫支教,说青年志愿者。其实我们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他们一点,多支持他们一点、关注他们一些。刚才很多人都提到,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说到理想这个词,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所以下面我就想请咱们现场的朋友们,一起来说说,都有哪些古今中外关于理想的格言,不妨说出来我们大家共勉,好不好。

  观众:“天行鉴君子当自强不息,地是坤,君子宜厚德载物。”

  主持人:谁说的?

  观众:我忘了名字。

  观众:“苦得其所,乐在其中。”

  主持人:可能也是说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鼓励自己的。

  观众:对,都有信心,意志得坚强。

  主持人:刚才我们这些观众朋友说了很多我们可以共勉的人生关于理想的格言,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条自己的座右铭,不管怎么样,像姜杰他们一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开始行动,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吧。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围绕电视剧远山远水展开的,最后为您请出的是我们本剧的导演和制片人,有请导演江若瑾、制片人朱利祁。

  前面我们真是大家场上场下讨论的特别热烈,是不是又看到台下有很多熟悉的面孔,看到了姜杰了吧?

  姜若瑾:对。

  主持人:今天我们把她也请来了,在拍这个电视剧之前,二位就认识她了吧?

  姜若瑾:我是,我也是第一次见她,因为在拍之前没有时间跟她做过多的交流,我看过她很多的材料,包括她写的东西,但跟她本人见面这是第一次。

  主持人:制片人呢?

  朱利祁:拍摄前我提前认识的,比导演要认识的早两三个月。采访过她,陪我们的编剧到贵州,她在贵州支教两年,当我们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就是这个剧本创作开始的时候。

  主持人:那时候她回来了吗?

  朱利祁:没有回来,在她支教最后的一个多月,我们采访过她。

  主持人:那个时候她和现在的她对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朱利祁:当然有变化了,那个时候在贵州的黔西南,盘县,她和当地的那些老师、学生,、当地的人都很接近,和现在有一定差距。

  主持人:现在是不是又回到都市女孩的感觉上来?

  姜若瑾:别说是她,就罗刚去了那里一个月,如果给他放在赶集的人群里,也不怎么认得出来。

  主持人:就这一个月的时间。

  姜若瑾:对。

  主持人:看来演员融入角色和融入生活的状态很好。

  刚才姜杰看了这个戏之后,我非让他鸡蛋里挑骨头,给咱们挑点小小的毛病,我说待会儿问问咱们的导演和制片人,就是最后那场送别的戏,实际人非常多,场面很盛大,可相比之下,好象我们电视剧当中场面要小一些,这是为什么?

  姜若瑾:是这样的,剧本当时提供给我们送别的场面比这儿要简单。后来是那些孩子走的时候,自发给老师唱了一支歌,这是后来我们加上去的,当然我说这个话不是说要原谅自己,是想把它做到最好,但是总有一些利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周期或者天气。

  主持人:那场戏是什么时候拍的?

  姜若瑾:那场戏是我们离开拍摄地雷山县的最后一天拍的,当时想等一个好天,我们等了一个星期,贵州冬天的时候,是天无三日晴,确实雾蒙蒙的,我本来想等一个艳阳天,天气好一点,而且暖和一点,一个颜色好看,阳光也好看,但是就始终等不到。结果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贵州了,那天好象因为其它的事情都定了,不拍不行,我们想选一个比较理想的场景,可一直迟迟没有选到。确实拍的很仓促。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制片人,之前您也陪着编剧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真正拍这个电视剧之前,您了解这些青年志愿,或者说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吗?

  朱利祁:这个现在讲起来可以说理解。

  主持人:那时候呢?

  朱利祁:从开始也不了解,也不理解他们。因为中国的青年志愿者工作,是最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许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都涌现出来了。

  今天我们和大家聊的是电视剧《远山远水》,一部电视剧和大家见面之后,自然是众说纷纭,我们希望通过走进电视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让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聆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