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栏目简介     主创人员     栏目动态     往期内容         



2002年6月26日 信息与信用(下) (张维迎)  


   主讲人简介

  张维迎教授
1、学习工作简历及科研经历
  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
  1988年牛津大学进修;1992年牛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牛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8月-1997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1997年9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开始任学院副院长。
2、学术及社会兼职:
  兼任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及国家体改委企业改革咨询委员,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学科专家评审组委员。
3、近年来国外访问讲学经历:
  1996年4月-6月,1997年2月-7月,1998年6月-9月,香港城市大学讲学;1997年12月,日本东京大学讲学一周;1998年2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两周;1998年12月,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讲学;
4、获得荣誉:
  1990年-1993年,世界银行奖学金(三年);1992年-1994年,牛津大学Nuffield学院奖学金(二年);1992年-1994年,伦敦经济学院Lionel Robbins 纪念奖学金(面向全英大学的最高奖学金,每次仅授一名;二年);1992年,牛津大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the 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 the best thesis);1997年,《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获得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仅一名);1998年,《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获得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信息与信用(上)

  信用是社会交换的基本问题,社会作为组织最基本的特征是交换,交换的进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任又与当事人的信用有关。人的一生都处在信任的关系当中。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例,父母是债权人,子女是债务人,不孝之子就是破坏了信任关系的子女。日常生活中的礼尚往来也是如此。在一个商业社会当中信用更是无所不在,几乎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会涉及到信用问题。

  所谓信用是指能够被有限接受的一种交换的中介。信用是由于交换才出现,在你发出信用的时候,交换并没有结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信用还要被收回。

  信用的核心主要是信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就不会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如果信息不充分,欺骗行为不能被观察到,信用就可能成为大问题。现代社会识别别人很难,那么我们如何比较容易地对别人做出区分,重要的一点是组织,包括宗教团体、非正式中介还有企业;第二就是赢利性的信息提供商;第三是政府和新闻媒体,这些机构在社会上的信用特别重要,尤其是前两类。那么加入一个团体就可以获得信用,这里任何个人做了违背信用的事都会对整个群体的信用有损害,这样就是群体有积极性去惩罚这样的人,因而这种信用才能维持下来,这也是组织的很重要的功能。

  对于企业来说,名号和品牌的重要性就在于,对于大家来说这个品牌是可信的,一旦其中有人骗人了,大家就会说这个品牌骗人了,这样就很容易了,个人的信息就不那么重要了,成了企业内部的问题。所以在现代社会保护品牌非常重要,否则这个社会就没有信用。

  在中国,信用的建立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西方国家里信息在信用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有人有积极性关心企业的信用,也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