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香港润讯集团董事局主席 侯东迎
    右:主持人 路一鸣
    观众:侯总,你是传统寻呼业的高手,你有没有信心用你寻呼机的功能去挑战手机,有一天您在有些服务指标上,冲破手机给您套的枷锁,如果市场很友情地赠送给您一千万个用户,那你如何来稳住这一千万用户?
    候:我可以答的就一句话,就是没有信心。
    9月7日播出:《侯东迎:寻呼业的转型》
     嘉宾风范
    简介:
    侯东迎,1954年出生于广州,曾担任过我国第一家电信合资企业——深大电话公司的总经理,1989年他放弃了深圳优越的生活,移居香港,白手起家,创办了润迅,2000年侯东迎担任香港互联网暨通信业联合会主席,被香港电信业界称为“中国通信通”。
    侯东迎所做的事:
    他开一个运输公司还不行,因为有人坐不同的车,对运输有不同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运输公司应运而生,实际上电信服务业也是一样,它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在哪儿?就是我们通过这种基础电信业务的转售,通过市场的细分,通过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千红万紫、各种各样的服务,繁荣了我们的电信服务业。
     播出文稿
      侯东迎:寻呼业的转型 
     记者印象
    第一次见面,侯东迎给人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身材高大魁梧,真诚,爽朗,语言简洁明快,平和的神态中流露出一种兄长似的亲切。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的他仍然透着一种北方男人的风范,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有磁性。
    观众有言
    已经走下坡路的产业,节目怎么做也不会精彩。
     制片人语
    几点建议,目前从播出效果看,建议有四:
    1. 策划尚待加强,表现出点位不好。
    2. 专业化似乎太强,这点特别注意。
    3. 主人公人文的东西被弱化,这是栏目定位所不能宽容的。
    4. 嘉宾(包括观众嘉宾)选择不到位,互动效果没有凸现出来。
     专家点评
     以谁为对象确定主题、设计结构
    《侯东迎》这个节目似乎是以香港过去的寻呼业执牛耳者的转型,说明企业在技术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面临着不断调整、转型的形势,因此必须“未雨绸缪”。
    现在设计的嘉宾与提问者多是业内人士,似乎内情都甚清楚,一些议论也非侯东迎的认识。而侯东迎除了传播者单为观众作的介绍外,只在不经意中提问侯的创业情况,印象不深。
    其实,对于侯东迎是何许人,观众并不清楚,似乎在结构上应有一重要部分介绍其在香港寻呼业的发展。应该讲得充分一些,才好为下面问题的提出提供背景,即,为何今日风光不再。
    然后接着是走下坡路的原因分析。
    最后,侯东迎的成功转型,而且不放弃任何仍可获薄利的可能,继续利用寻呼的余利。
    这只是一种假设,可能未必好,但如果从观众角度设计,围绕侯东迎的寻呼业兴衰,肯定会段落分明,情节步步推进,演播室气氛活跃。
    另外,主持人新面孔,印象不坏,只是驾驭能力尚欠火候,偶然出现动作不雅(擦鼻子),希望今后注意。
 
  |